生死篇·有关生命的顿悟
作者:徐墨 |
字数:809
现在我们知道了“氮化循环”等化学现象,知道了万物都要复归原始,人生只是过眼云烟,“自己乃是不断地在死亡中”。有了这种达观的心胸,再回过头来看人世,人才会觉悟到这辈子该怎么活才不虚此生,才会觉悟到此生已为错误的安排浪费许多,实在不应该再浪费下去。
——李敖
上面这段话中,李敖提到了怎么活才有意义,怎么死才能死得其所的问题。那么,到底何谓“生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之大圣人或大智者都曾以叩问“生死”这个问题而著名,孔子感叹世道不古,生命何其短暂,于是发愤图强做学问,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并收下了三千弟子;孟子则有“舍生取义”之说;李白感叹人生,于是有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慨;释迦牟尼参悟生死轮回于菩提树下,于是有了西方极乐世界;司马迁也曾感慨为何而死最有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生之大,可知矣。”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而在这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关乎生死的话题,然而命运难测,生死亦无常,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非生即生,但又非死即死的状态,那么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等死吗?最后才明白,人生本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当你为自己的人生定下目标,整个平淡的生命才会意义非凡。李敖也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过得有意义:“路是那么长,我们随时会倒下,死就死了,又何必‘正首丘’呢?青山多得很,到处都可埋我们这副不算重的骨头,在重归尘土的刹那,愿我们都能刻上几行带有彩色的里程碑!”李敖的愿望就是如此,“几行带有彩色的里程碑”正是有意义的人生的另一种说法。
没错,人生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才去存在,而是因为这个存在,我们才会有“为了什么”的举动。人活着总要给自己一个指望,而每个人的指望都是不同的,那个“为了什么”也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意义也都不一样。只要记住:“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句话不仅仅能形容爱情,也能形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