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生活习惯

作者:[英]托马斯·莫尔 | 字数:3182
  接下来给你们解释他们的国民之间如何交往,他们的社会关系有什么性质,以及他们的分配制度。

  许多家庭一起组成了城市,而有亲属关系的成员居住在一起则组成了家庭。女子成年并结婚以后,就搬去丈夫家居住。儿子和孙辈们就一直在自己的家里,听命于他们最年长的长辈,除非最年长的长辈已经老糊涂了,这种情况下就由年龄次之的长辈取代他的地位。

  为了避免城市人口过于密集或者过于稀疏,规定每个城市必须由六千个家庭组成,郊区除外。每个家庭中的成年人不得少于十人,也不得多于十六人,然而对于每个家庭中有多少个孩子并没有限制。遵守这个规则并不困难,只要把一个家庭中多余的人口抽出来,填补到另一个人口不足的家庭中即可。通过这个简单的方法,城市发展的速度不会超过供给品增长的速度。如果全岛的人口超出了规定的数量限制,他们就从几个城镇中抽取出大量的人口并把他们送到临近的**。在那里,如果他们发现当地居民有更多的可耕种的土地,他们就在那里建立殖民地,如果原住民愿意和他们一起生活,他们就带领更多居民进入他们的社会。在那里,他们互相吸收对方的生活习俗,很快融入彼此的生活并且遵守对方的规则,这对双方都是很好的。按照乌托邦宪法,这种相互照顾的方式会使双方都有肥沃的土地,否则任何一方都只能耕种贫瘠的土地。如果当地人不遵守乌托邦法律,乌托邦人就将他们从自己圈定的土地上驱逐出去,如果他们进行抗争,乌托邦就会出兵讨伐。如果有国家任由自己的土地荒废而不加以利用,并且不允许其他应当依靠这片土地谋生的民族耕种土地,那么这就是发动战争的绝佳理由。

  如果乌托邦的某个城市因为发生某种灾祸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以致无法在不损害其他城市人力资源的情况下从其他地区获得足够的劳动力补给(据说这样的情况只出现过两次,都是因为瘟疫盛行),他们就会从殖民地调回部分人口以充实乌托邦岛的劳动力。他们宁愿殖民地消亡,也不愿意让岛上的任何一个城市有所削弱。

  现在再回到公民之间的交往上。我在前面说到过,一个家庭之中由最年长的人当家。妻子服侍丈夫,儿子伺候父母。一般是年轻人照顾老年人。

  每个城市都被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部分。每个城区的中心地带都是百货商场。每家每户生产的物品都被运送到市场的指定区域。各类货物在市场中分类存放。每一个家庭的户主来市场中拿取他们全家人需要的物资,领回家中,不需要付钱,也不需要其他任何报酬。为什么要拒绝提供给人们一切他们所需要的物资呢?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库存充足的,而且也不用担心有人会索取超出他们需求的物资。为什么要怀疑一个人会索取超出他需求量的物资呢?难道他怀疑物资供应会不够?对所有生物来说,贪婪的**都来自对供给不足的恐惧;但是对人类而言,则出于他们的虚荣心,即认为炫耀一下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比别人多是值得骄傲的事情。然而这种坏习俗完全不存在于乌托邦人的生活中。

  挨着我前面说到的那商场的是食品市场。运送到这里的有各种水果、蔬菜、主食、海鲜,还有各种可供食用的禽类和牲畜。全部血腥和污秽之物都在城外专门的地方洗干净,然后将由奴隶进行屠宰并洗干净的牲畜躯体运走。乌托邦不允许自己的公民操持屠宰业,他们认为这将会逐渐消磨掉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恻隐之心。而且他们也不允许将任何不干不净的东西带进城区,以防止腐朽之物污染空气引起疾病。

  另外,每条街道上都有宽阔敞亮的厅馆,任何两个厅馆之间的距离都相同,每一座厅馆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名字。菲拉克住在这些厅馆里。一个厅馆下辖左右两侧各十五户人家,一共三十户,大家在这里集中用膳。各个厅馆的食堂经理按时去市场,按照每个厅馆吃饭的人数领取食物。

  在公共医院治疗的病人会得到特殊的照顾。每个城市中,都在邻近城郊的地方有四所公立医院,它们都非常宽敞,如同四个小镇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无论有多少病人,都不至于造成大家挤在一起而不够舒适的情况;另一个是可以尽量隔离患传染病的人们。这些医院基础设施完备,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的器具应有尽有。而且,治疗仔细护理周全,由医术高明的医生亲自进行不间断的护理工作。因此,虽然乌托邦没有强迫病人住院,但是只要居民染上了疾病,无不乐于住院治疗。

  病人管理员按照医嘱领取病人所需要的食物后,将各种最精致的菜肴按照人数平均分配到各个厅馆,但是对总督、大主教、首席菲拉克,以及全部外国使节和外来人(如果有外来人口的话,一般来说,很少有外来人口)则是给予特殊的优待。外来人来到乌托邦,有为他们提前备好的固定住所。

  在规定好的午餐和晚餐时间,大家听到喇叭声后,每个菲拉克管辖的所有住户都会齐聚厅馆,除了住院或者生病卧床在家的人。厅馆开饭后,并不禁止再有人从市场领取食物回家。乌托邦人认为,如果有人这样做,那么一定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虽然自己在家做饭不被禁止,但是没有人愿意自己开火做饭。附近的厅馆有精美丰盛的饭菜,一个人蠢到自讨苦吃去做难吃的饭菜,这被认为有失体统。

  厅馆中辛劳或者肮脏的劳动全部由奴隶承担。烹饪以及用膳的安排由妇女单独负责,并由各家的女人轮流承担。吃饭时分为三张餐桌或者更多餐桌,根据具体人数确定。男子在餐桌上背对着墙坐,女子坐在外侧,后者如果感到身体阵痛或者不舒服(怀孕的妇女难免会这样),就可以离席坐到保姆的位置,以避免引起混乱。

  保姆带着婴儿另在专门的餐室里进餐,那里时常生火,并且有可用于清洁的纯净水,还有摇篮。保姆可以把婴儿放在摇篮里,也可以随意地解开婴儿的包裹,任其自由地玩耍。一般地,由母亲哺育抚养自己的孩子,但是母亲生病或者死亡的除外,如果孩子的母亲生病或者去世了,就由菲拉克的夫人尽快寻找一位保姆,这并不困难。因为只要是能够胜任的妇女们都会积极踊跃地承担这一事务。这种善举会得到人们的赞扬。并且,被抚养的孩子会将保姆视为自己的生母一般。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和保姆一起住。其他的未成年人,包括未达到婚龄的男孩儿女孩儿,有的在餐桌旁侍奉大家用餐,有的则因为年龄不够不能胜任这一工作而静静地站在一旁。这些年轻人没有另外的用餐时间,他们吃的是其他人从餐桌上递给他们的食物。

  用餐时,菲拉克和他的夫人坐在最中间,这个地方既最尊贵,又可以看到所有进餐的人。这个位置是在食堂的最尽头。与菲拉克同桌用餐的是最年长的两位公民。他们四个人一桌。如果某个菲拉克管辖的区设有教堂,神父夫妇就和菲拉克夫妇一同进餐,并担任席长。两旁的餐桌被年轻人使用了,之后又是老年人,整个食堂的餐桌都是这样间隔地排列下去:年龄相近的人坐一桌,和年龄不同的人交叉排列。据说这样安排的话,长辈们严肃可敬的威严可以防止年轻人言语轻浮、举止**,年轻人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在场长辈的眼睛。

  上菜时并不是按照第一席、第二席等的顺序,而是首先给坐在显著位置的老人端上最好的食物,然后其他各桌再得到平均分配的食物。如果某种美食分量有限,不能供所有人享用,老人可以随意将自己的美食分给周围的人。这样的话,老年人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其他人也可能沾光品尝到最美味的菜肴。

  午餐和晚餐开始以前,会有人先朗读一段文字,但是非常简短,不至于使听者感到厌烦。老人按照这段内容的提示,引出适当的话题,一般是轻松有趣的。但是老人并不会全程长篇大论,也会乐意听取青年人的发言,甚至有意地促使青年人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便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了解一下这些青年人的性情和才华。

  午餐时间短一些,晚餐时间长一些,因为午饭之后要去工作,而晚餐之后则就寝、休息。乌托邦人认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每天的晚餐时间,都会播放音乐,餐后的点心也十分美味。他们焚香,喷洒香水,尽力使所有人都觉得心情愉悦。乌托邦人总是认为一切无害的享受都不应该被禁止。

  这是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共同生活。而乡下的人们由于大家彼此之间相去甚远,所以每个人就在自己家中吃饭。当然,每一户都有一切的食品供给,因为城市中的人们吃的食物也都是来自乡村百姓。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