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精神的产生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 字数:787
  17.精神的产生

  “你们应当去获得新生。”这是基督的话。但是,没有谁对人下达新生的命令,人却自觉自愿地往这方面靠。他需要在这个世间完成新生,也就是产生理性意识,从而获得生命。

  理性意识为人们揭示了幸福,并告诉人们,要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其中。一个人将生命投入这个幸福之中,就得到了生命,反之,如果有人将生命投入动物性肉体的幸福之中,便是将生命抛弃了。这一论点,也正是基督提出的生命定义的基础。

  那些将对个人肉体幸福的追求当成真正生命的人知道这些说法,也并不反对它们,而是没有也不能理解。他们认为这些话要么毫无意义,要么只有一点点意义,即那只不过是某种悲伤而神秘的情绪,还是故意装出来的。之所以对这些话的意义不能理解,是因为这些话阐述的状态他们还达不到。举个例子,同样是种子,干枯的、尚未发芽的,对潮湿的、破土发了芽的那种状态无法明白。对于前者来讲,照射在即将诞生生命的种子上面的太阳,只不过是一种偶然现象,除了多一些光和热没有其他意义,但是对于已经发芽的种子,太阳则是促使生命诞生的重要因素。人也是这样的。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动物性肉体和理性意识的矛盾的人来说,理智的阳光也不过是偶然现象,只是毫无意义的、悲伤而神秘的词汇。太阳只对那些有生命萌芽的人起作用,为他们的生命指明方向。

  那么,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诞生,它仅仅存在于人身上,还是在动物和植物身上也存在?对于这些问题,任何人、任何时间都没有了解。关于生命诞生的问题,耶稣基督的说法是,所有人都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

  事实也是如此,对于生命如何在身上诞生这个问题,人怎么可能了解呢?生命是人类的光明,生命就是本身,是一切的开始,而人确实不知道生命如何诞生。对人类来说,那种不得不诞生和死亡的东西并不存活于世,而只是出现在空间和时间上而已。生命,人的真正的生命永恒存在,因此对于人来说,它非生,亦非死。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