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拿破仑失败后欧洲不稳定的和平局面

作者:[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 字数:2320
  公元1854年至公元1871年间,有两个因素阻止了这个时代实现彻底的社会和国际的和平,并为通往战争周期的路做了准备。第一个因素是有些宫廷的王室企图恢复不平等的特权,并且干涉思想、写作和教育的自由;第二个因素则是在维也纳会议上,由各国外交官所划定的国界不可能实现。

  君主国为退回到过去做了大量内部安排,而其中最先开始也最明显的是西班牙,它甚至恢复了宗教法庭。公元1810年,当拿破仑任命他的弟弟约瑟夫为西班牙国王时,大西洋彼岸的西班牙殖民地效仿美国,起兵反抗欧洲的大国体系。南美的华盛顿是玻利瓦尔将军。西班牙无力镇压这次起义,这场战争也像美国**战争一样,持续了很久。最后奥地利提出建议:按照神圣同盟的精神,欧洲各君主国必须在这场战争中协助西班牙。在欧洲,这一提议遭到英国的反对,但是美国总统门罗于公元1823年及时行动,警告并阻止了计划中的君主制的复辟。他宣布:美国将把欧洲在西半球的任何扩张行动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这就是门罗主义。它宣布在美洲之上不能有超越美洲的政府,在100年的时间里阻止了欧洲列强对美洲事务的干涉,也使得西属美洲的新兴国家可以沿着自己的设想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即使西班牙君主失去了殖民地,至少他仍能在欧洲协调的保护下在欧洲为所欲为。公元1823年西班牙人民的起义被欧洲会议委托的法**队镇压。与此同时,奥地利也镇压了那不勒斯的一次革命。

  公元1824年,路易十八去世,查理十世继位。查理十世一心想破坏出版和大学的自由,复辟专制政府。他还准备花10亿法郎,赔偿贵族们在公元1789年被烧毁的官邸和被没收的财产。公元1830年,巴黎市民再一次起义反抗这位旧制度的象征,推举路易·菲利普取代查理。菲利普是恐怖时代被处决的奥尔良公爵菲利普的儿子。欧洲其他的君主国,因为英国公开表示支持这场革命,而德国和奥地利又出现了严重的自由主义**,并没有干涉这件事。但是法国毕竟还是君主国,这位年轻的路易·菲利普(公元1830年至公元1848年在位)当了18年的法国立宪国王。

  各个专制君主的反动行径,使得维也纳会议所达成的和平陷入了动荡不安。由维也纳会议的外交家们制定的不科学的国界所造成的紧张慢慢聚集为一种更加深思熟虑的力量,但这对人类的和平来说甚至更危险。统一管理说着不同语言、读着不同书籍、有着不同思想的人民的事务(尤其是这些不同还混入宗教的争端),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除非有一些强烈的共同利益,比如瑞士山区居民由于共同抵御外敌的需要,才能在各种语言不同、信仰不同的人民中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且即使在瑞士也实行着最大程度的自治。而马其顿由于其居民的居住地和村落混杂在一起,郡县自治仍是必须的。但是读者如果看看维也纳会议所绘制的欧洲地图,就会发现他们似乎是故意要激起当地人民的最大愤怒。

  维也纳会议毫不必要地摧毁了荷兰共和国,将崇信新教的荷兰人与讲法语的古老的西班牙(奥地利)尼德兰天主教徒集中在一起,建立了尼德兰王国;不但将原来的威尼斯共和国,而且把直到米兰的北意大利都交给了讲德语的奥地利;讲法语的萨瓦和意大利的部分地区结合在一起,恢复了撒丁王国;奥地利和匈牙利本来就已经是一个不和的各民族的爆炸性的混合体,日耳曼、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此时又加上了意大利;奥地利于公元1772年与公元1795年获得波兰,并得到了承认。这一切就使得战争更不可避免。信奉天主教而富于共和国精神的波兰人,被交给文明化程度较低的、信奉希腊正教的俄罗斯沙皇统治,但重要的地区却划归信奉新教的普鲁士统治。沙皇所得到的完全异族的芬兰,也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存在极大差异的挪威和瑞典,由同一个国王统治。读者将会看到,德意志已经陷入了混乱的非常危险的境地。德意志联邦由许多小邦组成,而奥地利和普鲁士都一半在联邦内,一半在联邦之外。丹麦国王因为在荷尔斯泰因有一些讲德语的人民,加入了德意志联邦。卢森堡也属于德意志联邦,可是他的实际统治者是尼德兰国王,而他的人民大都说法语。

  这里,人们完全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让说德语、以德国文学为其思想基础的德国人,说意大利语、以意大利文学为他们思想基础的意大利人以及说波兰语、以波兰文学为他们的思想基础的波兰人分别运用自己的语言在各自的语言所限定的范围内处理自己的事务,情况可能要好得多,也最有益,而且对其他民族来说不愉快也会最少。难怪在德国人中流行的一支歌里唱到:“凡是说德语的地方,就是德国人的故乡!”

  公元1830年,说法语的比利时人受到当时法国革命的影响,起而反抗尼德兰王国与荷兰的联合。欧洲列强害怕它建立共和国,又担心它被法国合并,急忙安稳局势,拥立萨克斯·科堡·哥达的列奥波特一世为比利时国王。这一年意大利与德意志也有不少失败了的革命,在俄属的波兰则发生过一次更加重大的起义。一个反抗尼古拉一世(他是从公元1825年继亚历山大之位的)的共和政府在华沙坚持了一年多,后来终于被残酷地以武力的方式镇压。从此,波兰语被禁止使用,希腊正教代替罗马教成了波兰国教。

  公元1821年,希腊人举行反抗土耳其的起义。他们殊死奋战达6年之久,但欧洲诸国只是袖手旁观。自由派**这种无为,来自欧洲各国的志愿军都加入了起义之中,最终,英、法、俄采取了联合行动。公元1827年,英法联军在纳瓦里诺战役中击败土耳其军舰,沙皇俄国也攻入土耳其。依照阿德里安堡条约(公元1829年),希腊获得自由,但是不允许它恢复古代的共和传统。他们为希腊找了一位日耳曼国王,即巴伐利亚的奥托亲王。同时,信奉基督教的总督设立在多瑙河诸省(现在的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现在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然而,要把所有的土耳其人驱逐出这片土地,还需要流很多的鲜血。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