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世界政治和社会的重建

作者:[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 字数:3211
  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不再深入涉及各种条约引起的复杂而激烈的争论,尤其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结的《凡尔赛和约》所引发的各种错综而尖锐的论争。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这场可怕的巨大的冲突,既没结束什么,也没开始什么,更未解决什么。只不过使数百万人死于非命,使世界荒芜,使俄国破碎,仅此而已。它至多不过是提醒人们:我们正糊里糊涂、浑浑噩噩地生活在一个危险而冷酷的星球上。那些把人类带入悲剧的自我中心主义思潮,国民的狂热和帝国主义的贪婪在战后又死灰复燃,使世界只要从战争的疲惫中稍稍恢复,即有重新走向灾难的可能。战争和革命不能带来什么。它们对人类最大的作用是它们以十分**和悲惨的方式去摧毁那些陈旧的和障碍性的事物。大战消除了德意志帝国对欧洲的威胁,摧毁了俄国帝国主义,排除了不少君主专制王朝。但多国的旗帜仍飘扬于欧洲上空,边境冲突此起彼伏,军队更加庞大且装备更加精良。

  《凡尔赛和约》为解决战争冲突和战败国问题做出了某种合乎逻辑的结论,但除此之外也做出了十分不当的安排: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等战败国不得参加会议,只能被动接受和会的决议。从全人类的福祉角度来看,会议地点的选择本身就不适宜。公元1871年新的德意志帝国的胜利宣言就是在凡尔赛宫发表的,同在明镜大厅,这次剧情却正好颠倒过来,其含义再明晰不过了。

  大战中各国的慷慨此时荡然无存。战胜国只关心自己遭受的损失和承受的痛苦,全然不顾战败国亦是同样代价沉重的事实。欧洲各国均遵奉国家主义,列强相互竞争,又缺少一个联邦式的机构加以协调,战争的发生便是在所难免。多个军力十分强大的主权**国家密布于如此狭小的区域,战争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如果大战不以这种形式发生,那么它也会以类似的形式发生——正如此后如果没能通过政治统一的方式来预防战争,那么不过二三十年,就有更惨烈的战争发生一样。国家加强军备会引起战争,如同母鸡会下蛋一样自然,然而饱受战争之苦的国家和国民忽略了这一事实。战败国的人民被认为应该为战争造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损失负全部责任。正如如果他们获胜,他们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战胜国的人民一样。法国人和英国人认为德国是罪魁祸首,而德国人认为俄国、法国和英国应负责任。只有少数有识之士认识到战争是由欧洲**的政治结构造成的。《凡尔赛和约》以惩罚和报复为目的,将严厉惩戒强加于战败国,并索取巨额赔款,以便抚慰胜利者的伤痛,从而使这些本已经破产的国家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债务。

  和约通过建立国际联盟来重塑国际关系从而防止战争的努力也明显缺乏诚意和不够有力。但就欧洲而论,有没有为建立永久和平而改善国际关系的意图就颇令人怀疑。关于国际联盟的提议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贯彻执行到现实政治中的,联盟的最有力支持者也是美国。这个新兴的现代国家,除了对抗欧洲干涉新**的门罗主义之外,还不曾对国际关系有独到的见解,如今却要这个国家做出精神贡献以应付当代广泛的重大问题。它不曾有过任何“精神贡献”。美国人天性向往永久的世界和平,对旧世界的政治有强烈不信任的传统,并有孤立于旧世界各种纠葛之外的传统。当德国的潜艇战将其拖入战争并站在反德同盟一边的时候,对于世界问题,美国还不曾想过一个美国式的解决方案。威尔逊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是其建立一个独特的美国式世界的尝试,是一个简单的、不完善的、甚至是危险的计划。而欧洲却将其视为美国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意见。公元1918年至公元1919年,人们极度厌恶战争,为了防止战争的再度发生,人们几乎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但旧世界没有一个政府愿意让渡哪怕一点主权以实现这一目的。威尔逊公布的国际联盟计划越过各国政府而向全世界的民众传播。民众也都认为这是美国成熟的方案而表示欢迎。不幸的是威尔逊必须应付的不是人民,而是各国政府。威尔逊是一位有着巨大智慧和开阔眼界的人,然而其在国际联盟的问题上却表现出利己和褊狭,因而他内心激起的巨大热情,不久便如潮水般退去了。

  狄龙博士在《和会》中写道:“欧洲在威尔逊总统上岸时,就像是准备加以炮制的陶土。各国人们都满怀希望,想跟摩西到一处没有战争的理想之地。在人们的想象中,威尔逊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摩西。在法国,人们忙着崇敬和热忱地向他敬礼和鞠躬。巴黎的一位工人领袖告诉我,他们看见威尔逊时,快乐得流出了眼泪,而且他们的同志都愿赴汤蹈火去实现威尔逊的计划。意大利的劳动阶级都把威尔逊的名字当成天堂的福音,预示着新世界的来临。德国则把威尔逊和他的主张当作和平的保障。那无畏的米尔伦先生曾说过:‘如果威尔逊总统到德国演讲的话,用言词责备德国人,德国人肯定会乐于接受而没有怨言的,并立刻照着去做。’在奥地利,威尔逊的名字成了救世主的名字。只要听到这个名字,受苦的人民就能得到解脱,悲痛的人就能得到安慰……”

  这是威尔逊总统激起的热望。然而后来他又是如此的令人失望,其倡导成立的国联又是如此的软弱无能。这其中的故事冗长而又伤怀,故在此不予详述。正是威尔逊本人将人类寻常的悲剧无限地夸张了。他的梦想是那么伟大,而他的实际作为又是如此渺小。美国人反对威尔逊总统的做法,不愿参加按总统意志产生的国联。美国人渐渐意识到自己已被推入一项毫无准备的计划之中。而欧洲人也日益明白,在旧世界遭遇危难时,美国什么都不会给予。国联是一个早产的畸形儿,组织完备然而操作性不强,权力受到明确的限制,这是重塑国际关系的一个严重障碍。如果没有国联,也许问题会更加清楚。然而全世界对国联燃起的热情火焰,世界人民而不是政府要求制止战争的强烈愿望,却是每本历史都应该大书特书的。除了那些目光短浅,无益于人类事业的政府外,这种促进世界大联合世界秩序的真正推动力量始终存在且不断增长。

  公元1918年后,世界进入了一个会议的时代。在这些会议中最成功和最有建树的当数公元1921年由哈定总统召集的华盛顿会议。值得一提的还有公元1922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德国和苏联的代表分别列席了会议。在此我们不再一一列举各项会议及其有益的尝试。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要想避免极具破坏性的大战和世界性屠杀,人类一定要共同致力于世界重建的艰巨工作。诸如国联这样随性草率而成立的机构,这种通过利益各异的国家间的讨价还价和对现有制度的修修补补力图解决所有问题而实际上一无所成的机制,是不能应付新时代世界人民各种复杂的政治需求的。新的时代,人类必须系统地发展和应用人类关系学、个体与社会心理学、金融学、经济学、教育学及其他新兴学科,那些狭隘、陈腐、已经消亡或行将消亡的道德与政治理念,必须为人类同源和共命运这样更清晰、更简洁的思想观念所取代。

  如果说人类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混乱和灾难,那是由于科学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力量。科学的方法以大胆思考、清晰透彻的语言以供阐述,完备而周密的计划以供实施……它们给人以似乎不可控制的力量,同时也给了人类驾驭这些力量的希望。人类还仅仅处于他的青春期,他的困难不是由于年老和衰颓,而是由于其力量日益增长却未经历练。正如本书中所说的,如果我们把整个人类历史视为一个过程,当我们审视生命不断前行的奋斗历程,我们就会发现在当代我们有多少希望,有多大危险。人类还处于伟大的清晨,但从鲜花和落日的美丽中,从年幼的动物性的欢乐嬉戏中,从万千自然美景中,我们不难领悟生活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在雕塑与绘画作品中,在伟大的音乐声中,在雄伟的建筑和漂亮的花园中,我们不难领略到: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人类到底能做什么。我们有着梦想,有着未经历练而不断增长的力量,可以相信,人类将会取得比现在最大胆的设想还要辉煌的成就,也终将实现人类的和平与统一。也可以相信,人类必将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我们的子孙将会生活在比今天任何宫殿或花园都更加美好、更加可爱的世界里,不断地开拓着更广阔的空间,成就更加辉煌的事业。人类现在已成就的一切事业和已经取得的全部成功,也即我们所讲过的全部历史,只不过是人类伟大事业的开端而已。

  
您已读完了所有章节,向您推荐
三里湾
作者:赵树理

本书收录赵树理《三里湾》《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篇经典...

兵谣
作者:黄国荣

农民的儿子古义宝,纯朴忠厚,对未来满怀憧憬,又富有农民心计。...

生死场(红色经典)
作者:萧红

本书是萧红的小说选集,收录了《生死场》《桥》《呼兰河传》三篇...

党费
作者:王愿坚

作家王愿坚的经典作品集,收录了作者描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微山湖上(红色经典)
作者:邱勋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邱勋的经典小说集,收录了《微山湖上》、...

作者:梁晓声

本书精选了梁晓声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包括《这是一片神奇的...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