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不可思议的梦
作者:[英]大卫·方特那 |
字数:3921
对话不可思议的梦
解梦是一门技术,而非科学。对于梦的含义,我们从不无端猜测,因为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做梦人身处的环境和人生经历,以及梦中所出现的事物。梦的情感基调及其对做梦人的影响也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那种给每一个象征符号规定了标准意义的解梦字典总是会造成误解——除非解析让你产生了共鸣,否则其同样也有可能是错的。
很多有用的解析准则都源自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作品,两人都认为出现在世界上伟大神话和传奇中的常见主题同样也会出现在梦中。这种主题起源于潜意识的深处,解释了人类主要的心理、道德以及爱情关联。弗洛伊德、荣格以及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显示,在心理治疗期间,梦会阐明当事人的意识状态,此时其含义便会自动出现。这表明万事万物(包括现代物品)都有着具有代表性的象征意义。汽车对于很多做梦人来说,通常暗示着旅行、力量以及性,而对那些曾遭遇过车祸的人,则暗示着恐惧和生命危险。
卡尔文·霍尔对常见主题的研究揭示了直接调查在解梦中扮演的角色。为了使用之前房屋的模式来作为自我在梦中的影像,你需要仔细检查房屋的细节内容。每一间房屋与哪种情感有关?这个是幸福之地吗,或者在里面是觉得冷还是觉得危险?房子里是整洁的还是堆满了杂物?大门是敞开的还是紧闭的?
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根据关联——一个词,或者梦中出现的物品或图片,是怎样暗示他人并最终引向另一个解梦的关键词——开发了有助于解梦的方法。弗洛伊德认为,梦会使用这些象征性语言可能是因为它们真实的意义不会让人不安、兴奋或者具有揭示性,从而使得显意识将做梦人从睡梦中唤醒。另一种解释是梦会通过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使用任何适合其编造故事的、可获得的影像,留做梦人自己去体味其中的隐含意义。无论真相是什么,研究个人影像给予自身的关联有助于鼓动其含义的出现。如果起点是一个几何图形或者一个原型人物,自由关联和字词关联就会非常有效,因为它们可以潜在地打开富含最多资源的关联锁链。我们应该时常仔细观察,看看这些物体是否在我们梦中的某个地方占有重要位置。
自由关联:蕴含特别的影响
弗洛伊德提出的自由关联的解梦方法是指,让意念从梦境影像开始,然后分拆一连串的关联,每一个关联都会受到前一个关联的启发。因此,书作为一种梦中物体也许暗示着读书这个关联,而读书也许意味着观念,然后便可以引发一连串的关联,例如冒险、山脉、登山、路径、寺庙、钟、朝圣者、礼拜、心灵,以及最终的神性。在这一点上,做梦人便会意识到“神性”这个词其实蕴含着特别的影响力,而且会促使他承认自己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忍受着精神上的焦虑,却总是想要将其隐藏在书中和抽象的观念中。既然他已经承认了这一点,那么做梦人就能分辨出自己的精神焦虑起源于隐藏至深的罪恶感和个人的无价值感。这一点反过来暗示了,他应该减少对自己生活中理智方面的关注,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疗愈自己受伤的情感之上。
与其他的解梦方法一样,自由关联远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尽管如此,它仍然不失为一种打开潜意识资料库的好方法。同一个画面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多次寻找关联,但是如果没有一种关联让你产生一种强烈的认知感,那你就应该尝试另一个画面,或者静静等待,直到出现其他梦境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
直接关联:回到最初的起点
荣格认为,自由关联的缺点在于它会让做梦人过于脱离自己的梦。它确实可以获取一些重要的进入潜意识的洞察力,但是这些洞察力也许并不是这个梦所承载的信息。荣格更喜欢一种名为直接词语关联的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用一种关联去引出另一种关联,而是每次都需要返回最初的关联物体上。你可以将梦中出现的物体或者景象写在一张纸的中间,然后将所有的关联写在其周围。我们可以再次使用书这个例子,那么大致就会出现如下的词语关联。(见下页)
这种方法可以让做梦人更好地探索一个梦中景象所包含的所有关联,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在研究了上述例子中的所有关联之后,做梦人也许会坦白他一直以来都有心想要成为一名作家,但对被人拒绝的担心使得他一直没有尝试将这种野心变为现实。这个梦会提醒他,创作是他天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回味梦中的对话
另一种解梦的方法是与梦中的人物或者客体进行一场对话。通常它们代表的是你自己的特性,而进行一次假想的对话能够帮助你理解它们所承载的意思。
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在脑中想象你梦中的那个人、客体或者你想要与之对话的动物,然后询问它们想要告诉你什么。不要试图去“创造”答案,让所梦之物自己回答。如果你想要一个人独自待会儿,那就告诉它们。如果你想要再次见到它们,可以邀请它们回来。试着与之交换位置,想象对方在通过你讲话。对话结束之后,轻柔地驱散你脑中的画面,睁开双眼,回味这段对话。
但是,如果你在清醒世界里认识这个人,那这种方法就不太适合,或者你觉得这个梦中的人物代表的是他自己,而非原型人物或者你自己的特性,那也不太适合。你也许会在它们所说的话语中加入自己的一点偏好,导致自己得出不正确的结论。这样的话,你就需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你会梦见那个人?你们之间是不是存在着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是这样,是否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等待梦的再次降临
很多梦似乎都会过早地结束,只留给我们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而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结局。通过想象这些梦所结束的点,有时我们可以再次进入这个梦境,让其延续下去。对于结局,不必像对待真实梦境那样认真。总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而且一定要小心,显意识并不会完全接受,还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调整结局。试着让你的意念返回梦境,并接触到从梦境中产生的潜意识层。
在梦中保持清醒
东方的灵性教派主张,我们半梦半醒地通过生活去体验现实的本质。他们的很多修行都是为了让我们在体验现实本质、打破常规、调整我们模糊的觉察力时更加专心。如果我们在清醒时心不在焉,那么睡着之后就会更加心不在焉。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梦对我们显意识的发展与清醒时同等重要。
做梦时保持显意识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会在本书的后文中进行描述,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你需要练习的是自问怎样知道自己现在不是在做梦。你通过哪一点发现自己是清醒的?你能观察到什么?每天都用这种现实检验法练习几次。
注意梦中的细节
在解梦时,我们拥有的细节越多越好。记住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我会做那样的梦?即便是处理熟悉的前意识资料的第一层梦,仍然需要进行筛选,那么,梦会筛选什么样的细节?为什么?
你的梦引发了怎样的情绪?为什么?梦对待情绪通常会像对待情节那样毫无逻辑。做梦人在看到某个清醒世界中会引发不安的场景时也许会无动于衷,毫无逻辑的情绪反应却暗示了这些场景是象征性的——虽然情绪能够为那些象征性的问题提供线索。
梦中是否存在特别不真实的物体?通常,梦中物体都与真实生活中的物体很相似,但是当物体的样貌或者行为出乎你的意料——动物会说话、楼梯引向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刀片无法切割,那么这些物体必然承载着一种尤其强烈的象征意义。
颜色是否自然?梦中的颜色也许特别真实、特别柔和,或者相对正常。某种色彩也许非常多,而有的色彩却没有。这种异常的特征在解读过程中非常重要。
场景是怎样的?周围的环境或美得让你窒息或让你觉得晦暗单调,或让人心生恐惧或让人舒适无比,或都市或乡下,或室内或室外,或宁静或喧闹。问问自己,为什么梦会发生在那个地方?
你的衣着是什么样的?通常情况下,做梦人并不会注意自己的衣着,从而错过了大量的象征信息。衣着可以象征我们希望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或者代表了我们是谁,或者我们以为自己是谁。白天的时候告诉自己,下次做梦时一定要低头看看自己的衣着,或者照照镜子。
你遇到了谁?有的人梦到最多的是陌生人,而不是自己所爱的人。这也许暗示了隐藏矛盾的缺失或者关系中存在着不安定因素。陌生人也许象征着我们自己的一些特性或者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方式。寻找伴侣,他们是否向来都是一种性别?友好还是心存敌意?话痨还是崇尚沉默是金?有帮助还是毫无用处?
用在解梦上的时间永远不会白费
有的人担心解梦会说出一些他们所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有的又抱怨说他们的梦非常荒唐,因而不相信解读的结果。还有的人担心他们解读的正确度过高。
除了来自第三层的梦,梦都不是全知全能的。**的人类意念从来都不是万无一失的。虽然梦可以揭示一些东西,但它们也会犯错——过于强调某些方面,却又对其他方面不够重视,还可能完全忽略一些东西。基本上,梦总会尝试着对我们有所帮助,纵然如此,它们也总像那些善意的人们一样,好心办了坏事。它们“倾向于”让你留意在你掌控范围之内的事情,所使用的也是会使你从中受益的办法。如果你更偏向于不去了解这些事情,也许是因为你害怕改变。
至于那些荒唐的梦,确实有些梦会非常奇怪,而且令人疑惑,甚至很难晓得它们是从何处开始的。最好的办法是找到重复出现的主题,而不是将每个梦都看作单独的整体。如果使用自由关联或者直接关联,你可能列出一系列的关联信息,直到找到一个最为合理的,而且直接指向隐藏意义的关联信息。但是,除非你能确定重要的因素,否则最好不要在看起来明显荒唐的梦上耗费过多的精力,而是将时间用来研究那些更加条理分明的内容。解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花在解梦上的时间永远不会白费,有的梦会比其他梦给予你更多的回报。
解梦和做梦一样,并不总是万无一失。要把它看作是一种迹象、一种私语,而不是已经确定的事情。即使有的解读并不是很正确,但也有可能是正确的。梦的解读并不一定要让你感觉舒服,不过它们应该总能与你所了解的自己大体一致。
人们有时会问,两个相似的梦会不会有着不同的意思。假如第一次解梦表明了此梦的重要特征,而且做梦人也能接受这种解读,那第二个梦也许有另一种不同的含义。如果梦被解读得恰当、令人满意,那就很少会重复做这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