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梦时空

作者:[英]大卫·方特那 | 字数:1628
  第四章奇妙梦之旅

  乍看之下,梦毫无意义——斧头也许会变成蛇,你也许会在一个暗影迷宫中迷路,天上也许还会下蛋奶糊。但是,不管梦境多么怪异,做梦时我们都能接受。梦会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这样做是为了提醒我们,不应该太拿现实生活当回事。

  扭曲的梦时空

  逻辑分为两种: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演绎逻辑包括前提、事实陈述和结论。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个人,所以他会死。”归纳逻辑常用于科学之中(虚构的角色——侦探福尔摩斯也喜欢用归纳逻辑),先列出论据,再做出总结:“教堂外面有五彩纸屑,只有结婚的时候才会撒五彩纸屑,因此教堂里肯定在举行婚礼。”

  我们所有人都会使用这两种逻辑去理解我们的世界,并且得出有助于应对生活的结论。

  大多数的梦中世界,既不遵循演绎逻辑,也不遵循归纳逻辑。这让人很是为难:很难搞清楚潜意识为什么要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但是,通过观察我们的梦是否创造了它们自己的规则,我们也可以逐步理解梦中逻辑的运作方式。

  首先你会注意到梦并不关心细节的真实性。比如,你梦见自己的卧室,但是在梦中窗户的位置却是错的,或者原本房间里是一扇窗户,而梦中却出现了两扇。又比如你梦见某个认识的人,他的样子却与之前不一样——有意思的是,这并不妨碍你认出他来。或者,清醒世界里你原本是弹吉他的能手,但在梦中你却丝毫不会。这些细节的错误通常在你第二天醒来回想梦境的时候才会被发觉。做梦时,你照单全收。

  你也许还注意到梦从不考虑前后一致。在一个梦或者多个梦中,不仅场景的细节会发生变化,而且梦中出现的物件或者人物都会自己改变,甚至在你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的时候。一顶皮草帽子也许会变成一匹马,朋友会变成陌生人,书可能会开花。梦中的意念一点都不惊讶地接受了所有的变化。(学会留意这些转变,有助于将梦变成“清明梦”[清明梦:又称“清醒梦”,指做梦时保持清醒的状态。],我们在第六章中会详细描述。)

  梦不仅会无视同一规则(一件物品在梦中会变成其他物品),还会忽略时空法则。我的一个朋友曾梦见自己独自乘坐火车去东欧,前往一个名为普林(Plin)的地方(后来他发现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他打算在那儿与哥哥碰面,而他哥哥也是一个人从布拉格(Prague)出发前往普林。午夜的时候火车停在一片空旷的原野中。当知晓不会有其他火车通过此地之后,他拿着行李下了火车,开始步行。突然,他看见一个路牌上写着:“费舍尔·格林,2英里。”他回到了熟悉的地方,此处距离他位于伦敦一座小型郊野公园旁的家只有10英里路程。他给哥哥打电话说他不能在普林与他碰头了。

  这就是梦——没有夸张,也没有掩饰。也许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此梦中的时空是否被扭曲了?不用做过多思考就能找到答案,因为梦并没有距离和时间的参考标准——它会省略行走的过程。最好的回答也许是时间和空间都受到了扭曲,因为梦中展现的这两者都并不真实。除此之外,礼貌行为的标准也受到了扭曲:他根本没有为不能碰面道歉。话又说回来,让我们看看梦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提着行李从东欧步行到英国。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此处必然出现了某种魔法——潜意识的魔法。

  这个例子非常典型,但是很多梦(尤其是第一层梦)中的思想和行为确实相对符合清醒世界的真实情况。通常我们在梦中遵循的依然是正常的是非观。同时,也倾向于保持自我存在感,虽然我们也许会比现实中年轻或者年长,但仍然知道哪个是自己。我们也会体验到正常的情感。因此,纵然梦并不关心外部的细节,但它们表达我们基本的天性是没有问题的。

  记住一点:梦也许在用其前后不一的特点来传授给我们一些有益的课程,关乎我们自己,关乎他人,也关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概括地说,它是在提醒我们:这个世界虽然看起来足够坚固,但也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是不稳定的。在很多时候,梦中意念有着比清醒意念更具洞察力的一面。梦不会受到物质世界中五花八门活动的影响,它只身退隐,领悟到许多隐藏在存在之谜背后的秘密。也许在梦中,我们更接近现实的本质。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