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失调的梦
作者:[英]大卫·方特那 |
字数:1396
逻辑失调的梦
培养回忆梦境和解梦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和理解自己内部意识的变化过程。如果没有此类的练习,那潜意识的运作方式对我们来说就永远是个谜。
其中一种富于启发性的练习方式便是观想。观想可以训练我们去观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我们意念的运行。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某种简单的事物上,比如呼吸,观想者可以避免被掌管觉察力的思维流干扰。随着观想技能的提升,观想者便可以不含个人偏见地将注意力放置在思维之上,仿佛思维是某种客观物体而非主观现象。这有助于观想者探索思维以及与思维相关的情感的本质和运行方式。
当能够获得一种类似于超然的警戒状态时,解梦是最有效的。这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做梦时,我们的意识发生了什么。比如,我们可以自问:当这件或者那件事发生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我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我会这样做?如果我们在梦中获知了意识的运作方式,使潜意识处于掌控之中时,我们便可以理解潜意识是如何影响我们清醒世界里的思想和行为的了。因为即便是清醒时刻,控制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也不是显意识。
用这种方法来影响梦境,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鉴别梦逻辑和清醒逻辑之间的区别。在清醒世界中,我们知道万事都有因果:如果我们拉上窗帘,房间就会变暗。但是在梦中,结果常常由观察不到的原因引起——光线突然就没来由地变暗了。在梦中,我们常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境况中,却不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
荣格在他的研究中留意到一种被我们称为同步性的现象——在清醒世界和梦境中,我们的意识会通过意义将事物联系在一起,而非因果。比如,我们会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某个朋友陷入了困境,下一秒,她就会打电话跟我说这事儿。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但是它们的联系却很密切。在观察梦境的时候投入越多的注意力,我们就越能看到其中牵涉较多的是同步性,而非因果关系。在梦中觉察到越多的同步性,我们就会在清醒世界中发现越多的同步性。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在梦中获取的强烈敏感度会增加他们的同步性体验。
适应梦中的奇怪逻辑也能让我们识别出梦中一些怪异多变的情况。比如,我们会发现,虽然梦并不会受到清醒世界规则的限制,但有些事情在梦中同样是不可能的。我们也许竭尽全力也不会穿墙术,不会水上漂。我们在梦中甚至会失去某些真实生活中的能力——某种智力技能(比如简单的算术),或者味觉和触觉,或者唱歌和吹口哨。
在解析的时候要将自己和梦分离开来,就像冥想者会把自己从思想和情感中分离出来一样,这可以为抓住此类谜之核心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可避免地,对梦境进行审查的原因因人而异,而且也许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比如不能穿墙而过也许象征着我们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自己设置的障碍。不能在水上行走也许与害怕自我暴露有关。超然客观给予我们完全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警觉梦中所有的细节和情绪,看清楚这些事情是怎样与影响我们生活的事件扯上关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关联,得到一个可靠的解析。
很多人都将自己紧紧包裹在不真实的自我印象之中,甚至不能正视自己遇到的问题,更别说去解决它们了。研究自己的梦有助于从自欺上升到自我认知。另外,想要对自己有个全新的了解,这一步也同样非常重要。对于那些不愿意敞开心扉进行自我审视的人,最好的鼓励方式是建议他们去想想洞悉自我所带来的满足感。这就像是自来水和山泉水之间的区别:喝自来水确实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解渴方式,但这是因为你还没有品尝过山泉水的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