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阴暗面
作者:[英]大卫·方特那 |
字数:1317
梦的阴暗面
一些心理学家声称我们在梦中会丢失自己的道德准则。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在梦中,我们肯定会和在清醒世界一样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我们在梦中没有道德原则这一观点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梦就是愿望的满足,遵从的是最初的天性而非社会准则。但是,道德准则远多于社会准则的总和,我们的很多道德感似乎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天生的道德感非常明显,比如,会同情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是非观对我们来说非常自然,梦没有理由不延续这些品质。
但是,我们在审视梦中行为的时候,必须像对待清醒世界的行为那样谨慎小心。当做梦人在身体上攻击了某人,这也许并不能作为暴力倾向的象征,也可能是做梦人为了摆脱令人沮丧的困难。很多种类的沮丧在梦中都会被人格化——这些梦甚至明显与他人无关。任何在梦中被攻击(不管是做梦人还是其他人)的权威人物,都可以被看作是老师,反过来他也许代表着我们经过一番痛苦努力所获得的新技能,哪怕我们是想要从书中或者通过不断地试验获取这种技能,我们的潜意识都会召唤出一名老师来作为我们沮丧的焦点。同样地,如果做梦人攻击了某个长者,那长者很有可能代表着被做梦人在清醒世界里忽略了的智慧或者建议。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梦中遇见了敌人,一种可能性是他(她)代表着我们自己性格中的阴暗面,里面包含着我们最不喜欢的自己,而其中大部分又被我们抑制在了潜意识中。
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都会出现在梦中。在梦中,我们甚至会拥有与现实生活中相同的喜好和憎恶。但是有的做梦人说自己在梦中对日常引以为傲的东西漠不关心。有过出体体验的人也曾说在梦中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漠不关心。仿佛做梦人认识到了在清醒世界里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实转瞬即逝,无关紧要。有时,情绪平稳的梦也许就是让我们从白天的紧张情感中解脱出来休息一下。焦虑之类的强烈情感会让我们筋疲力尽,梦也许暗示着我们应该更多地保持一种平衡感。有的做梦人说,在梦中,他们经历了某种形式的情感释放,仿佛独自置身于一片未被发现的诱人山水之中,从日常的责任感中解脱了出来。
愧疚是清醒世界中常见的情感。如果我们有道德准则和成套的价值观,我们就会在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时对自己感到失望。小时候,当大人注意到我们的缺点时,我们便会觉得愧疚。因此,我们通常都会在显意识或者潜意识中虚构父母和老师,来监督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在梦中,这种自我责难的倾向似乎在逐渐消逝,这样我们才会在做梦的时候与自己更加协调。我们仍然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但是一般会更容易产生自我认同感。
相比之下,愧疚的感觉会在梦中生动地体现出来。在合谋杀害了邓肯王[邓肯王:和下文的麦克白夫人皆为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的人物。](KingDuncan)之后,麦克白夫人(LadyMacbeth)总是产生幻觉,看见自己手上的血怎么也洗不干净,这就是潜意识会在梦中呈现给我们的画面。还有一些例子没那么极端,比如鞋上的泥怎么也蹭不掉,伤害无辜的小生命,领取超额的食物,毫无必要地毁坏了别人的物品,等等。如果你因这样的梦感到不安,问问自己是否能找到理由。如果能,就尽快弥补;如果不能,吸取教训继续前进。如果找不到愧疚的原因,你就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分析,驱除萦绕在你心里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