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作者:李云德 |
字数:873
我想写一部反映地质勘探生活的书的愿望是很久了。我曾在地质勘探部门做过测量工作,在深山里跑了几年。在这期间,我接触过许多勘探员,有山林经验丰富的老地质工、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充满豪迈盛情的男女青年技术员、干劲十足的钻探工以及服务在地质勘探部门的人们。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鼓舞下,不辞辛苦,不怕艰险,奔波在深山里,英勇地跟大自然斗争,为工业建设寻找资源。他们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地质勘探部门跟其他部门一样,这里也有矛盾斗争,而且有时也表现得相当激烈,因为在分散的艰苦的环境里更容易检验出人们的品格,还有那大自然的景象更是变化万千,当你进入深山,看眼前峰峦起伏,矫健的岩鹰和山燕在空中飞翔,林木茂密,溪水畅流,你会情不自禁的赞美:祖国的山河多么美好。但大自然是严峻的,你长年奔波在深山里,会遇到很多困难,会吃尽苦头。只有那些勇于克服困难的人,才配享受此中乐趣。总之,地质勘探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些英勇的地质勘探者是值得歌颂的,在那个时候我就有这个愿望。
要实现这个愿望是有困难的。解放前我只念过六年书,失学后,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又荒疏了。一九四七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在军队里得到了党的培养,学会了测量技术,一九五二年转业到地质勘探部门工作。这时,虽然文化程度有些提高,但想写出文学作品仍然很困难。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处处有党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我开始练习写作不久,作家草明同志知道了,就吸收我参加了她辅导的文学小组,在草明同志的帮助下,陆续写了些反映地质勘探生活的短篇,为写这部中篇做了准备。在写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得到我所在单位党组织的亲切关怀,得到周围爱好文学同志们的帮助,得到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同志们的帮助。没有党的培养与支持,没有同志们的帮助,根本写不出来。非常感激党!非常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志们!
这部小说,只写了一支人数不多的普查队的勘探活动,比起伟大的地质勘探事业、英勇的地质勘探员们所创造的业绩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这仅是个小片断,而且写的很幼稚。我的愿望还有待将来去实现。
敬请读者教导、帮助。
李云德
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