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
作者:邱勋 |
字数:1744
芦苇丛里咿咿呀呀划出几条小船来。为首的那条船上,站着一个瘦瘦的男孩子。他把竹篙举起来,上面挑着一个小褂,这是早年间渔民们表示发现了盗匪的信号。
他放开喉咙大叫:“抓住这小偷,别让他跑了!”
小船箭一样飞速射了过来。二牛抬头一看,认出来这就是那天在湖边抓住小黄犍的男孩子。
二牛气咻咻地说:“你自己才是小偷!”
“又是你呀?”那男孩子名叫小鹰,他朝二牛大笑起来,“你今天带着几双鞋哪?”
后面一字儿划出几条小船。荷花站在她的船头上,身子前仰后合,笑个不住。
小驹子直起腰来站住。他不看荷花,紧紧咬着嘴唇,朝小鹰冷冷地问:“这是你们的鱼吗?”
“你叫他答应!”二牛蛮头蛮脑地说。
“捉住手脖子了还不认账哪?”小鹰说,“那天你破坏了我们的小麦试验田,今天又来了。你来看看!”
顺着他的手,抬头望去,在“篱笆”上挂着一个白漆牌牌,上面写着:
大关小学少先队
红领巾捕鱼场
原来,这些“篱笆”是人家捕鱼的鱼箔。鱼只要进了这“篱笆”排成的迷魂阵,便再也退不出来,最后只好落进放在“胡同”头上的竹笼里。这鱼箔里的鱼原是有主儿的,人家只消等会儿划着小船来取就是了。看到这些,小驹子愣着,不吱声了。二牛也呼呼直出气,没话讲了。荷花她们看着小驹子和二牛那难为情的样子,笑得东倒西歪。
几个小姑娘一齐喊:
小偷小偷,真不害羞,
逮住逮住,下锅煮煮,
煮煮喝汤,放上辣姜,
辣姜太辣,送给蛤蟆。
“你们崖上[ 崖上:指湖岸。
]别的没有,净小偷呀!”又一个男孩子说。
小驹子的脸一下子红得像一只烧熟的大龙虾,一下子又白得像一张透明的糊窗纸。他猛地把那大鲤鱼扬手扔进水里,转身走了。走了几步,他又停下来,把刚才从湖边渠道里捉的那一串小鱼,连同那个大螺蛳壳,从腰里拿出来,扬起胳膊,把它们狠命朝水面上摔去。小鱼的白肚皮在水面上翻了几翻,打几个转,顺水漂走了。
他这才急扭回身,一面踉踉跄跄朝湖外跑去,一面愤怒地招呼二牛:“走!”
荷花她们怔了一怔,笑劲儿一下子无影无踪了。她们擦擦笑出来的泪花花,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荷花尖着嗓子喊:“回来——小驹子——”
小驹子不回头,也不吱声,倒走得更快了。
荷花就用又是埋怨又是求饶的嗓音喊:“回来,俺不说你啦!”
小鹰却追上二牛,把他拉到船上去,说:“咱是老朋友了,你可别跑了!”
荷花她们绕过芦苇去赶小驹子。找不到,不知他跑到哪里去了。她们一边划着小船在芦苇丛中穿来穿去,一边喊叫着四处寻找。找了半天,哪里都没找到。
至于二牛和那个小鹰,却真像俗话说的:不打不成朋友。二牛和他很快就成了老朋友啦,而且互相叫骂开了。
“你这个二牛,吃青草吗?”小鹰说。
“你这个小鹰,让牛一尾巴就敲死了!”二牛说。
小鹰又说:“我帮你逮几条鱼,给你那个什么老爷爷吃。”
他说着,就掉转船头,朝前划出几十步。船停下来,竹篙从水里挑出一个两三尺长的竹笼子来。一离水面,笼子里就乱蹦乱跳。小鹰漫不经心地打开笼盖,随手一倒,把三五条鲫鱼、鲤鱼倒在船舱里,然后又把竹笼放回原处。
“今天天冷,鱼不算多。”他说。
应该是回去的时候了。荷花把鱼用一条水草穿起来。小鹰把它挂在二牛的脖子上。
回来的路上,二牛很高兴。这鱼总够老爷爷吃的了。那条最漂亮的,他放在水草里包着,走几步就让它喝一点水。
他要把它带回杏花庄养起来。
走着走着,忽听背后有人喊他:“二牛!”
小驹子从芦苇丛里钻出来,脸上好像还带着生气的样子。二牛说:“荷花喊你,你怎么不答应?”
小驹子不吱声。
小驹子看到二牛手里的鱼,就皱着眉头问:“你自己逮的吗?”
“他们给的。”二牛说。
“扔了!”小驹子喊。
“这又不是剥削!”二牛说。
“扔了!”小驹子打雷一样吼。
二牛不听。小驹子把鱼夺过来,一把扔到湖里去。二牛气得呼呼喘气。
停一会儿,他委屈地说:“人家跟你闹着玩儿……人家还教你划船……”
“不划了!”小驹子气呼呼地说。
二牛朝湖里望望那被扔掉的鱼,想想半天连个鱼鳞也没逮住,心里很不高兴。向前走几步,走到小驹子的衣裳旁边。在一个小水湾里,他突然发现两三条“豁头”和一条二尺长的大鲤鱼。那鲤鱼又肥又大,金翅金鳞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
“你空手搞来的?”二牛又惊又喜地问。
小驹子却不回答。他用力捏着左手的中指尖,又低下头,朝它吹吹气儿。指头上,有捉鱼时被划破的一个大口子。他擦擦血,又跑到湖岸上,折一根桑枝儿,剥下它的皮来,用劲缠到指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