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抗日岛去

作者:邱勋 | 字数:1966
  盼望的一天终于到来了。

  少先队员们严格地履行了他们的诺言,连那位善于挑剔的、严厉的老爷爷也没话可讲了。第五天早晨,赵大叔来了。孩子们坐上他的船,朝抗日岛开去。赵大叔迎风站在船头上,敞开衣襟,露出一块块腱子肉。

  二牛朝他说:“叔叔,不应该叫丫头来。”

  “为什么?”

  “他胆小。”

  赵大叔朝二牛那头发蓬松的脑瓜轻轻揍了一下,又朝丫头伸出胳膊,说:“别怕,站起来!”

  丫头看看赵大叔的眼睛,腿颤两颤,真的扶着他的手,鼓鼓劲,大胆地站了起来。

  赵大叔扶着孩子们的肩膀,对着蓝天绿水,敞开嗓子唱起来:

  天上有个天仙府哟,

  地上有个微山湖哟,

  一湖清水一湖金呀,

  一湖鲜鱼一湖银呀,

  鸡头菱角灵芝草哟,

  野鸭肥鹅金凤凰哟……

  远处,一群渔家姑娘跟着唱起来:

  国民党哟,日本鬼儿哟,

  朝着咱金水银湖伸猪嘴哟,

  惹恼了微山湖上渔家将哟,

  桅杆上扯起布衫出了兵哟。

  老萧恩钢刀磨得铮铮亮哟,

  阮小二、小五、小七抖银枪哟,

  抬手搅翻满湖水哟,

  跺脚神龙闹三江哟。

  国民党、日本鬼子瞪了眼哟,

  一个个滚进水里喝清汤哟……

  声音在湖面上快活地传开来。小驹子、二牛和丫头高兴得蹦蹦跳,像一头头小牛犊犊。他们也亮开嗓子,不管合辙不合辙,跑调不跑调,南一句北一句,跟着赵大叔直着脖子喊起来。声音像撒欢的小马驹,昂头甩鬃,一会儿扑到水里,一会儿飞到天上……

  毛主席来到微山湖哟,

  山变青哟,水变绿哟,

  灵芝草一夜开花百里香哟,

  金凤凰生出金蛋挤满舱哟,

  天上那片片彩云落进水哟,

  变成金鲤鱼九十九丈长哟。

  来到湖中心,四周一片水,陆地全找不到了。在这里,孩子们猛然感到世界上也许根本就没有陆地,没有房屋,也没有吃草的黄牛,有的只是水,水,水。大船张满帆,来来往往,装满鲜鱼、莲藕、鸭蛋、湖虾……

  赵大叔信赖地把桨交给小驹子,说:“来,划一划!”

  船继续向前行进。小驹子用力扳动双桨,赵大叔只偶尔用篙给他正正方向。船绕过一片一片鱼箔,划过一片一片草垫子。这草垫子有篮球场大小,就用水草一层层叠起来,一直高过水面,底下用硬竹或木料插进湖底当柱脚。它是鸭子的家。晚上,放鸭的人们就把鸭群赶来过夜。

  赵大叔忽然问:“你们看过《铁道游击队》那部电影吗?”

  小驹子说:“看过。还看过‘小海娃’,还看过打美国鬼子的。”

  丫头说:“俺娘不许我看打仗的电影。她说,小孩子魂儿不全,看打仗的电影会吓得不长个儿了。以后,我也要看打仗的电影。”

  二牛说:“我看过。”

  说着,他便扯开嗓子唱起来: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赵大叔静静地听着,一声不吱,又好像什么也没听到,只是在回忆着一个遥远的故事……

  “快到了吧?”二牛问。

  “这就到了。”赵大叔说。

  他忽然弯下腰,捞起一把水草,随手递给孩子们,说:“你们尝尝,看好吃不好吃?”

  小驹子、二牛和丫头,傻乎乎地接过来就向口里填。

  赵大叔笑着连忙夺下来。二牛手快,早把半把填进口里,一时苦得他咧嘴扭鼻子,哇哇直叫。

  赵大叔帮他吐出来,说:“怎么样,好吃吗?”

  二牛嘴里吐着绿水,连连摇头。

  “这个不太好吃吧?”赵大叔说。

  十多年前,赵大叔和他的战友们被困在湖里的时候,鬼子把住关卡,一粒粮食都不准进湖,他们就常常拿菱角、水草当饭吃。一连几个月见不到个粮食粒儿,弄得看到水草就倒胃,顺嘴角直朝外流酸水……孩子们总算赶上了好年月,不用再受过去那份苦了。但是,应该让他们懂得过去,明白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要他们提高警惕,练好本领,随时准备迎击一切国内外敌人的破坏进攻……

  船划过三岔湾,划过老龙坞……

  突然,船拐一个弯,绕过一片芦苇。就像从水里突然钻出来一样,面前猛不丁站起几棵大柳树来。那柳树,就像湖水染的一样,翠绿翠绿。红肚皮的、蓝尾巴的、白脖儿的、黄顶心的,各种各样的小鸟,在树丛里欢叫着,飞舞着……

  “到了到了到了!”孩子们高兴得大叫起来,话急得都不带标点。

  他们眼睛一眨不眨,一个个仔细地瞅着,看哪一根树枝会突然变成锋利的长枪,哪一片树叶会突然变成雪亮的刺刀。又睁大眼睛看看树底下,是不是正有一队端着匣子枪的八路军游击队战士,在朝一队鬼子兵射击……

  赵大叔和孩子们一齐跳上岸来。接着,赵大叔躬下身子,把脸插在生满水草的绿水湾里。过了老大一会儿,他才高兴地抬起湿漉漉的头来。

  他饱饱地吸几口气,抬头指指一棵最高的柳树:“能不能爬上去?”

  小驹子一眨眼就爬上了树梢。赵大叔一下子像年轻了十岁,又像小孩子那样调皮了。他攀住树干,纵身爬上柳树,跟小驹子一起站在最高的一根枝杈上。

  辽阔的微山湖袒露在他们脚下。片片白帆,丛丛芦苇,船船鲜鱼,群群水鸭。水面上银波闪闪,碧湖里声声渔歌……

  赵大叔抬起眼睛望望夏镇。多少个雾气沉沉的早晨,多少个阴风凄凄的黄昏,他站在这小树杈上望着夏镇角上那插着膏药旗的鬼子炮楼。现在,炮楼早已没有了。在它的废墟上,盖起了一座红瓦粉墙的学校。操场上,正奔跑着一群穿红绿球衣的学生……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