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证实理性意识的要求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
字数:2137
19.证实理性意识的要求
“然而,这并非生命。”沉沦于迷途之中的人在潜意识里生气地回答。
“不,这是自杀,是对生命的自行了断。”理性的意识有相反的说法。对此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明白人的生命就是这个样子,别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但我了解,不管对人还是对世界,这样的生命便是人的生命和幸福。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我的以及世界上所有存在的生命,全都是恶的、没有丝毫意义的,而生命就是人实现了自身的理性的规律。世间存在的这条每个人与其他人相互服务的规律,所有生物只有通过它,才能获得最大的、可以无限扩展的幸福。
“然而,这条规律即便可以想象,却不是现实存在的。”沉沦于迷途的人的意识又发话了。
而虚假的意识说:“现在其他的人做不到爱我胜于爱自己,因此,我也就比爱自己更爱他们,不能因为他们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我与理智规律并无关涉,只想让自己脱离痛苦,得到欢乐。但是,世界上的生物相互斗争不止,如果我一个人放弃斗争的话,就会被其他人弄死。现在对我来说,迫切需要的是无尽的、现实的幸福,至于通过什么手段让所有人获得最大幸福,我不做理会。”
理性意识则说:“对此,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个叫作欢娱的东西。只有当你不主动索取而是别人给予之时才是幸福,而当你自己去争夺它时,属于你的欢乐就会成为多余,甚至变成痛苦,也就是他们现在这样。现实的痛苦无法由你自己摆脱,而需要在别人为你摆脱时才能脱离,就像现在那样,你出于对臆想而来的痛苦的恐惧而剥夺了自己的生命。”
“个人的生命,也就是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情况下,必须让我和所有人都爱我一个人,我就可以尽可能多地得到快乐,尽可能地脱离病痛和死亡,这样的生命是永远持续的,也是最大的痛苦。我对自己越爱,同其他人就越努力地斗争,对自己的痛恨就越深,也就越发凶狠地自我斗争。我对痛苦越是防范,就越遭受痛苦的折磨,我越是防着死亡,就越能感受到死亡的恐怖气息。”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如果生活不遵循自己的生命规律,就无法得到幸福。他的那个生命规律并非斗争,而是各个生命相互之间的服务。”
沉沦于迷途的意识却说:“然而,我对生命的了解只在自己的身体之中,我不会将自己的生命放置于其他生命的幸福之中。”
理性意识说:“即便如此,我对这一切还是不了解,我知道的只是我的、世界的生命,从前我认为那种恶毫无意义,放到现在是一个统一的理性整体,并通过对同一个规律的服从实现对同一幸福的追求。”
“啊,这对我是不可能的!”沉沦于迷途的意识这样说。而实际上,没有谁不在做这不可能的事,没有谁不在其中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幸福满怀期待。
“自己的幸福存在于别人的幸福之中吗?不,不可能。”但是,对于这种让别人的幸福成为自己的幸福的具体情况,人们并不知道。
“幸福存在于为了其他人幸福的劳动和苦痛里吗?不,不可能。”然而,只要一个人献身于这种同情,个人的欢乐就失去了意义,他的生命力也就转移到了为他人幸福的劳动和苦痛之中,而在今后这些苦痛和劳动都会变成他的幸福。“人要做到为他人的幸福而献身,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只要对这种感情有了认识,死亡便不但不可怕,可以视而不见,而且会让他将其视为自己能抵达的幸福的最高层面。
理智的人应该能够看到,如果确认可以用追求让别人幸福来代替自己对幸福的追求,那么生命就会改变从前那种缺乏理性、充满苦难的状态,从而变得理智而幸福。他不能不看到:
假设其他人和生物对生命也都这样理解,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就不再像以前想象中那样桀骜和凶残,而是按照人的希望变成最高层级的理性幸福。生命也就获得了理性的意义,不再毫无意义、漫无目的。在这样的人看来,世界上所有生命的目的就在于充分觉醒并团结起来。生命正在向这个目的迈进,首先是人,紧随其后的是所有的生物。由于越来越具备对理智规律的服从,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明白,幸福不是依靠每位生存者对个人幸福做出的努力,而是依靠他们按照理智规律为所有人的幸福做出的努力。
然而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可以用追求其他人的生命幸福取代自己对幸福的追求,人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无法回避一个事实:人类,以及类似人类的生命的整体成长过程,正这样一步步地、越来越多地将他的个体抛弃,丢开自己的活动目的转而着眼于其他的生存者。人也无法忽视这样的历史存在:生命的运动往往不通过生存者之间斗争的升级和扩张表现出来,相反,它表现于逐步走向团结和斗争的慢慢降温;还有,生命的运动仅限于世界从敌对和松散的状态逐渐走向团结和统一,而这些是通过对理智的服从来完成。一旦认为这些可能实现,人就无法忽略这些现象:互相蚕食的人不再蚕食,杀害俘虏和孩子的人停止了暴行,习惯杀戮的军人不再以此为荣,有的人开始取消自己建立的奴隶制,有的人放下屠刀驯养动物,并且食用动物的蛋、奶以取代肉食,人们还尽量减少对植物的毁坏。值得高兴的是,优秀人物们都对**作乐提出指责,号召人们克制**,那些被后世传颂的优秀人物大多是为了别人幸福而自我牺牲的榜样。还可以看到,人们依照理性要求所做的设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同时得到了人类生活的验证。
然而这些还是不够,人心的力量胜过理智和历史,更让人信服,它似乎从另一种根源出发指出了这一点。在心的吸引下,人就像对直接幸福的追求一样,开始了显示出理性来的活动——表现在他的心中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