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人肉体的欲望似乎不容于理性意识的要求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 字数:1732
  20.个人肉体的**似乎不容于理性意识的要求

  不管是理性判断还是推测,也不管是历史记录还是内心感受,仿佛所有这一切都让人信服,这样的对生命的认识是没错的。然而,对那些受过理论教育的人来说,满足他理性意识和情感的并非生命的规律。

  在我们身边,那些有教养的人十分惊讶地说:“放弃那些为了个人幸福而与他人进行的争斗吧,抛开对欢乐的追求,不要再防范苦难,不再恐惧死亡,这些都没错,但都不可能实现。因为,这与抛弃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区别!当我感觉到肉体的要求,这个要求的合理性也通过理性得到认识,我要如何做到将我的肉体抛弃呢?”

  有些事情需要注意,那些工人以及普通的底层人士,对自己的智性很少专门训练,对个人要求却从来不一味地坚持,于是他们就永远能感知与肉体要求对立的那个要求。然而,在那些富裕的、锦衣玉食的、智性得到开发的群体之中,完全否定理性意识的要求者不乏其人,驳斥要求的合理性,个人肉体权利的辩护者,更比比皆是。

  一直在证明个人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的,总是那些接受了教化的、生活优渥而空虚的人。反之,那些饥饿困乏的人却不这样,比如对人需要吃饭这样的事情他们不想去求证,因为他们明白,这一点世人皆知,不必证明,也无法反驳,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吃上饭就足够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因为那些平凡的,即被叫作缺乏教养的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进行体力劳动,他们依然纯洁,并拥有全部的力量,没有让自己的理智出现歪曲。

  而有一部分人的理智却被自己的思考扭曲了。他们穷其一生都在思考,不但针对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还要考虑那些人类并不一定需要思考的问题。他们的理智一点儿也不自由,常常被那些不该去思考的事情困扰。他们的理智忙碌不堪,却只为应付自己个人的需求,应对要求的发展和增长,并努力寻找方法来满足这些要求。

  那些所谓有教养、受过教育的人常说:“不管怎么说,我感知到了自己的个人要求,因此这个要求自然就是合理的。”

  对这部分人来说,个人的幸福就是满足个人的要求,穷其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个人幸福的发展和增长,因此,他们对自己的个人要求不可能感知不到。他们那所谓的个人要求就是满足个人生存的条件,同时将自己的理智也转移了过去。要求与理智同向,就可以无限增长,而为了满足要求的无限增长,他们被遮蔽了双眼,失去了看见真正的生命的要求的机会。

  有人对人的需求开展研究,并将这种学说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他们忘记了那个令他们的研究陷入尴尬的命题:所有人的需求不外乎两种情况,要么多得数不过来,要么根本没有,就像一个以自杀或绝食的方式了结生命的人一样。

  一个人的动物性存在多少层次,它就有多少要求,而人的存在有无数的面,就和球体有数不过来的半径一样。于是,人的要求也就指向方方面面:生理方面如吃、喝、呼吸、调动肌肉和神经,等等;身体方面如工作、休息、娱乐、家庭生活,等等;精神文化方面如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小男孩儿、小女孩儿、青年人、成年人、丈夫、妻子、老头、老太太,等等,都有各自的要求。各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巴黎、俄罗斯、拉普兰[拉普兰,位于芬兰、挪威的北部,拉普兰人属乌拉尔种族的一个分支。]的人又有不同的要求,还有那些适用于家族习俗、疾病生死等的要求。

  对于所有人的个人生存方面的需求,即便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也无法数清。毕竟生存条件是不计其数的,而每一个条件都可能产生要求。

  当然,也并非所有条件都叫作要求。要让条件产生要求,前提是进入意识范围;一旦条件被意识到之后,自己的真正意义就消失了,得到扩大了的理性的意义,并且让自己将真正的生命屏蔽起来。

  这里的所谓的需求,相当于这样的情形:人的动物性生存条件完全可以比作无数个能够自行扩张的小球,并且假设让这些小球构成某个肉体。当所有小球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它们每一个都是平等的,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点儿也不拥挤。同样的道理,在没有被意识到的时候,所有的要求也都是平等的,处于自己的位置,都保持正常的状态。但是,只要有一个小球膨胀变大,而且它的体积大到占据了其余所有小球的位置,不但会挤压其他小球,自身也会拥挤不堪。对要求来说,也是这样。如果理性意识转移到其中一个要求上,这个被意识到的要求便迅速扩张,占据整个生命,最后人的生命都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