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面对难以解决的生命矛盾,人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 字数:3158
  27.面对难以解决的生命矛盾,人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不存在什么死亡,我便是重生,也是生命,信仰我的人即便死去了,也会活过来。所有活着的信仰我的人,他们永远都不会死去。”这些话,你会相信吗?

  这些话是站在真理的角度说的。

  当然,一切伟大的学者会相信:“的确没有死亡。”而那些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也都坚信这点,他们理解了生命的意义,还用自己的生命对此进行验证。同样的话时时出现在每一个活着的人的心中,被他们每一分每一秒的清醒意识所感觉。然而,那些对生命缺乏理解的人都害怕死亡,他们看见了死亡,相信死亡的存在。

  “怎么可能不存在死亡呢?”这些人生气地、气势汹汹地叫嚷,简直就是胡搅蛮缠。死亡明明就在我们的面前,成千上万的人已经死去了,我们也终将死去,无论将“没有死亡”重复多少遍,死亡依然存在。“死亡就在那儿呀!”他们看见自己所说的东西,就像一个精神病患者看到恐怖的幽灵。他触摸不到这个幽灵,幽灵从来也没有靠近他,他不明白幽灵有什么目的,然而他就是感到恐惧,并不断地臆想而且备受折磨,甚至可能断送了生命。这恰恰是人和死亡的关系。人对自己的死亡并不知道,也从来不可能了解,不知道死亡的意图是什么,而死亡从来不可能碰触他。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还有什么恐惧的呢?

  “的确,死亡从来就没有降临在我身上,然而,它迟早会降临于我。这一点我完全清楚,它会把我捉住,并且让我灭亡。这难道还不令人恐惧吗?”那些对生命不理解的人一直保持这样的观点。

  实际上,很多人是带有错误生命观念的。但如果他们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分析一下,对生命观念的基础认真地进行一番思考,就应当能够得到一种结论:死亡,就是我所说的死亡,不存在任何的不愉快,也不存在什么恐惧的东西;死亡,只不过是肉体生命之中注定要出现的转变,其实这种转变在所有其他的生命中不断发生,他们也已经看到过。

  我最终会死掉,这有什么值得恐惧的呢?各种各样的转变,曾经在我的肉体生命里出现,并且有一些正在发生,我不是并没有感到害怕吗?那么,对于这个转变我为什么要害怕呢?它还没有真正地到来,在它里面不但不存在任何与我的理性意识和经验相矛盾的东西,而且它很容易理解,感觉很熟悉且自然,甚至在生活之中总是经常地思考它。通过这些思考,不管针对动物还是人,死亡都被认为是一种必然现象,而且是我的一种生命条件,还经常让我感到愉快。因此,为何还要感到恐惧呢?

  众所周知,在众多的关于生命的观点里,逻辑严密的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将生命视为看得见的现象,也就是人的肉体从出生到死亡发生的那种现象,是虚假的、错误的。另一个把生命视为人们生命之中看不见的意识,是真实的、正确的。这两个观点,一个虚假,另一个真实,但都具有逻辑性。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其中之一,但无论遵循哪一个,对死亡的恐惧都不会出现在心头。

  第一个观点,认为生命是看得见的、发生在人的肉体之中的现象的那个观点,非常古老,与世界的诞生一样久远。与许多人的想象不一样,这种观点并不产生于当代的唯物主义科学和哲学,而只是在我们的科学和哲学的促使下走向极端,变得更加清楚明了,但同时也逐渐地向另一方面改变,变得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基础要求越来越远。前面说过,这个观点不是产生于现代,而是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就已经出现,中国人、印度人和犹太人对它有过表述,《约伯记》[《圣经·旧约》,第二章。]和其他格言也有提道:“你从土中来,必定到土里去。”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对这种观点的表述有所改变——生命是一种偶然的游戏,它是一定时空中的物质力量的结果。被我们叫作意识的东西不是生命,而仅仅是某种感情的欺骗,人们只因为这个欺骗才感觉生命存在于意识之中。那么,意识就只是一种火花,由物质在某种条件下闪现出来。这个火花突然地迸发,闪耀一下,然后暗淡,最终完全熄灭。这个火花,也就是意识,它是微不足道的东西,是物质在某一段时间的体验。意识可以看见自我和整个无限的世界,能够对自我和整个无限的世界做出评判,还能够看见世界上所有偶然的游戏,并且尤为重要的是把这些游戏称为偶然,用以和某些必然的事物对立。尽管如此,这个意识本身也不过是无生命的物质的产物,是一种虚幻的印象,没任何意义,随时发生,也随时消失。一切都由物质生发出来,都在发生无限的变化,生命也是这样,也只能由某种无生命的物质组合而成。

  这就是关于生命的第一种观点,在逻辑上完全站得住脚。依照这个观点,人的理性意识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它伴随某种物质形态而出现。因此,我们意识里的那个生命不过是一种虚无的幻象,存在的只是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而我们所谓的生命只不过是死亡的游戏。按照这种观点来看,死亡不但不应当可怕,反而生命应当令人感到恐惧,因为它毕竟是反自然、反理智的东西。持有这种态度对待生命的,有佛教徒和新悲观主义者,也就包括叔本华和哈特曼。

  关于生命的另外一个观点认为,生命仅仅是人们自我意识到的东西。当然,我是永远也不能这样去意识自己的生命的。我已经存在过或者继续存在(也就是在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思考),并且对生命产生这样的意识:我存在于世,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时空概念与我对生活的意识没有一丝关联。我的生命出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但它不可能是时空现象。那被我意识到的生命是在时空之外进入我的意识的。因此,按这个观点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反:对生命的意识并不是虚幻的,所有空间和时间上的东西才是虚幻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依据这个观点,肉体生命的终结在时空中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它对我们真正的生命,既不能中止,也不能破坏。因此,就这个观点来讲,根本不存在死亡。

  对于这两个关于生命的观点,人们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个,如果能严格地坚持下来,就能完全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没有谁会惧怕死亡,不管是动物性的人还是理性的人。动物性的人对生命没有丝毫意识,不会看到死亡;具有理性意识的人对生命有一定的意识,但也只能从动物性死亡中看到物质运动而不会看到其他的任何东西,而这种物质运动是自然的、永不停息的。如果一个人感到害怕,那么让他害怕的对象并非他不知道的死亡而是生命,这个生命不管是动物性的人还是理性的人都知道。人们之所以恐惧死亡,只是意识到了生命的内在矛盾,就像害怕鬼魂来自病态精神的意识一样。

  人的脑子里总会响起一个声音:“生存不了啦,我注定要死亡,生命中的所有东西都将死掉。”同时又响起另一个声音:“我依然存在,我不能死也不应该死,但我正在慢慢死去。”由此可见,人们对肉体死亡展开想象时,脑子里充满了恐惧,但是恐惧并不是因为死亡本身,而是由于这些矛盾;也并不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动物性生命的终止感到害怕,而是觉得那些必将死亡的东西,不能死也不应该死。对未来死亡的想象,只是把眼下正在发生的死亡转移到了未来。出现于未来的肉体死亡的幽灵不会引发与死亡相关的思想,相反,会引起与生命有关的思想,人应当有这个生命却又没有。这种情感恰似一位躺在棺材里又被埋到地下的人,猛地醒过来必定会体验到的一样。生命依然存在,我却在慢慢地死亡。死亡!它就在眼前发生。他在想象,那些存在于世间的东西,正在慢慢地被毁掉。

  此时,人的大脑怎么可能不头昏脑涨,怎么可能不感到恐惧呢?这种恐惧不是针对死亡,而是针对虚假的生命。现实中有最好的例证,还经常发生,那就是人们因为害怕死亡而选择自杀。

  人们对肉体死亡的想象感到恐惧,并非是他们担心生命随着肉体死亡而终结,而是因为,肉体的死亡会明确地显示真正生命的存在价值,而他们没有真正的生命。正因为如此,那些对生命不理解的人,才在想到死亡的时候感到讨厌。

  在他们看来,想起死亡,完全等同于承认自己活着根本没有遵循理性意识的要求。

  对死亡感到恐惧的人,是因为死亡被他们想象成了虚无和黑暗,而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发现真正的生命。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