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漫谈:《红楼梦》教会我们如何用感情来滋润一生

作者:刘心武 | 字数:2964
  《红楼梦》教会我们如何用感情来滋润一生

  我是文学马拉松长跑者,从16岁开始发表文章,我现在还在跑,还没有出局,因为我喜欢写作。

  我为什么研究《红楼梦》和《**梅》?我首先把自己定位是写小说的人,研究《红楼梦》《**梅》都是为了向它们取经,因为它们是经典作品。《四牌楼》就是我当时仔细研究《红楼梦》和它的人文情怀之后写出来的。

  大家很喜欢听我聊《红楼梦》,我今天就聊一个特别经典的话题——《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

  大家特别熟悉的是宝黛钗的爱情故事,但遗憾的是有些人只记得这一个爱情故事,其实《红楼梦》里有很多爱情故事。有些人怀疑说有很多吗?他们对《红楼梦》的了解不是来自文本,而是电视剧、电影、舞台演出等。曾经有个小伙子跑来跟我说,他特别喜欢《红楼梦》,说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样的文笔很优美。可是大家想一想,这是《红楼梦》文本里的吗?这不是曹雪芹写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越剧《红楼梦》当中的唱词,产生在20世纪50年代。虽然唱词很好,但这不是《红楼梦》本身。所以,大家还是要读《红楼梦》文本,细读的话,会发现《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太多了。

  有人和我讨论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多勇敢,在那样的年代里面,不求功名富贵,可歌可泣。但是现在我告诉你们,《红楼梦》里还有比他们俩的相爱更坚决、更勇敢的——就是林红玉(小红)和贾芸。林红玉(小红)是贾府大管林之孝家的女儿,是有背景的。但是书里写得很古怪,按说林之孝夫妇可以把女儿安排在最好的地方,可是他们俩低调生存,装聋作哑,把女儿派去看守园子里的空房,就是后来贾宝玉他们住进去的怡红院。在怡红院里,晴雯、袭人都是近身服侍的头等丫头,而小红只是三等丫头,做的是喂鸟、扫地一类的活。有一次其他丫头不是出去干事就是出去玩了,宝玉身边没有人,想喝茶,就出现了一个空当儿,这时候林红玉借着给宝玉倒茶的机会近了前。贾宝玉可是人见人爱的,不但小姐们要争取他,丫头们也要争取他。但是小红明白去参与那种无聊的竞争也没有用,可嫁一个奴才她也不甘心,于是后来她把目光放在了贾芸身上。贾芸是贾家的旁支,并不受重视,但他很有志气,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就从凤姐那儿得到了一个在大观园里面种植花草树木的差事。这是个很不错的活儿,他可以从账房支取银子,买花种草花费以外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既然他们都在大观园里,就有机会相遇了。有一次小红去传话,和贾宝玉的小厮对话,就发现有一个爷们儿在旁边,这时候小厮顺口一说这也是贾家的本家,小红听了就下死眼看了。这在那个时候是不得了的,不要说丫头、小姐是不能看男人的,尤其是当着别人更不能看,别说是下死眼看了。下死眼是怎么个看法?就是一定要看明白,什么眉眼,什么气质。小红看着中意,把贾宝玉pass(排除)掉了,咱们就追求贾芸。小红的故事很多,曹雪芹写得很丰满,有一回的回目是“痴女儿遗帕惹相思”,“痴女儿”是林黛玉吗?不是,是小红,她很有心机。她假装扔了一块手帕,贾芸果然就捡过来了,去找怡红院的丫头坠儿说捡到手帕了,后来一问说是小红的,那你就把手帕还给他吧,可贾芸并没有真把手帕还给小红,而是把自己的手帕交给了坠儿。你想这在当时严酷的封建社会环境里,如此大胆地传递爱情信物,是不得了的。贾芸本来是曹雪芹刻意塑造的正面人物,可高鹗续的后四十回把他写成了坏蛋,这完全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因为宝玉曾经把住的屋子叫“绛芸轩”,绛是红色,所以指的是小红,芸自然指的是贾芸。“绛芸轩”的名字能是作者胡乱写的吗?所以你看贾芸和林红玉多重要。

  还有一个人物也很重要,他在当时那个社会里是很出格的,就是贾蔷。这个人很奇怪,他家里所有的人都死光了就剩下他一个,所以宁国府就把他收养了,他和贾芸是一辈的。书里讲,当时为了元春省亲排戏,让他去买了十二个小姑娘。在清代,学艺的戏曲演员多称为“官”,十二个女孩就有十二官。这里面有一个叫龄官的,有艺术家的品质,还爱耍大牌。当时给元妃娘娘唱戏,说她唱得好,让她再唱两出《游园》《惊梦》,她不愿意。贾蔷气得要命,说你要唱什么?她说,要唱《相约》《相骂》。这是贵妃回家探亲,唱这种戏是要干吗?她说,这是我最喜欢唱的戏。最后贾蔷扭不过她,让她唱了,没想到元妃觉得还不错,赏赐了她。最后龄官爱上了她的老板——贾蔷。她是阶级底层人物,贾蔷是主子。贾蔷爱她也爱到了忘情的地步,他们俩是突破了阶级的隔阂,真诚相爱。有一次,宝玉下雨看到有个小姑娘拿着头上的簪子在地上抠泥,他就看到这个女孩子来来回回写一个“蔷”,当时贾宝玉还不明白她在干吗。后来有一天宝玉见到龄官,想让她给他唱一曲听,因为他是家族第一继承人,心想对方一定会唱,万没想到遭到了人生的一次大冷淡,她连理都不理他。按说小丫头遇见这种机会应该下死眼,她不但不死眼,连活眼也不看。后来贾蔷过来了,宝玉才突然发现原来是贾蔷在和龄官忘情地相恋。这时候宝玉有一个感悟,人世间的**是老天爷划分好的,天注定的,不归你的感情你是得不到的。但可惜后四十回把贾蔷也写得很坏。

  第三对是二小姐迎春的丫鬟司棋和她的表弟潘又安。可惜后来事发了,还被抄出了赃物,但司棋并无悔改之意,这也很不得了!而且书里写作为旁观者的鸳鸯,她在发现了司棋和潘又安之间的私情之后,不但没有告发,后来司棋病倒了,她还去看望,并没有看不起司棋,还安慰她好好保重自己。

  书里面还有很多爱情,比如秦钟和智能儿的低俗爱情。当时他们发生了关系,这只要是双方自愿的都不算什么。智能儿当时就说你要和我好,你就帮我跳出这个火坑,所谓当小尼姑就是被住持尼姑驱使,很悲惨的。所以智能儿一再想跳出这个牢笼,后来秦钟病了,她就从尼姑庵里面逃出来去他家看望他,但最后秦钟还是死掉了。这个爱情故事虽然没有结果,但在小尼姑的那个世界里,不但是一个皇权社会、家长社会、男权社会,也是一个神权社会。尼姑追求自己的爱情是大逆不道的,书里正面地写了智能儿追求爱情的勇敢作为,也是很不得了的。

  尤三姐和柳湘莲这一对,是有单相思的。尤三姐谁都不爱,而是爱上了破落世家的飘零子弟——柳湘莲。柳湘莲答应成亲,给了一把鸳鸯剑作为信物,但是后来听说她不是**,就不愿意娶她了,想索回定亲信物。结果尤三姐听到后非常痛心就自尽了。其他单相思的还有贾瑞,喜欢王熙凤,这个谈不到爱情。

  书里还有一段很暧昧的描写。贾府家眷到清虚观里面打醮,这个观里面的道士是张道士,年龄和贾母相仿。当时提到国公爷的时候,贾母就泪流满面,这个张道士也泪流满面。贾母是贾家唯一一个幸存的老祖宗,张道士是国公爷的出家替身,虽然道士可以结婚,但是他也没娶,而且两人见了以后,就说宝玉和国公爷像一样似的,很有意思。

  书里面还有很多爱情故事,张金哥与守备之子。他们俩的爱情被王熙凤破坏了,后来两个人都殉情自杀了,这两人算不算爱情,虽然没有仔细地展开描写,但是我们注意到《红楼梦》里面有很多形形色色的男女关系和**关系,这是一个很丰富的文本,而不是单点的,不是只有宝黛钗的。总之,细读《红楼梦》的文本非常重要。

  《红楼梦》就是一部曹雪芹创造“情教”的“圣经”,实际上《红楼梦》教会我们如何用感情来滋润自己的一生,用真善美来滋润自己的一生。研究《红楼梦》的各派都有道理,作为研究者有责任向大家推广这部书。

  (此文根据2016年4月15日在北京华贸中心的演讲整理而成)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