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拾珠:推倒油瓶不扶

作者:刘心武 | 字数:1568
  推倒油瓶不扶

  王熙凤一张嘴,赛过三千毛瑟枪,她自己巧舌如簧、满嘴滚珠,也喜欢所使唤的人能跟她一样,舌尖生花、口齿脆朗,她宣称最恨那起“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的奴仆,“急得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先时我们平儿也是这么着,我就问着他,难道必定装蚊子哼哼就是美人了?说了几遍才好些儿。”所以她偶然发现怡红院的杂勤丫头小红,居然说话“口声简断”,立刻召到麾下,加以任用。

  大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难忘王熙凤的生动言辞,她那“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报应的”、“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泼辣话,以及形容宝玉和黛玉口角后握手言和:“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等软幽默,许多读者都能随口道出。

  王熙凤一向打心眼里看不起宁国府的尤氏,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事发,她去大闹宁国府撒泼时,就高声呼出了这样的话:“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他们”指贾珍和贾蓉,这二位确实是贾琏偷娶尤二姐的“大媒”。前八十回里,王熙凤在家里对贾琏可是处处要占上风,贾琏在她面前倒仿佛是个“锯了嘴的葫芦”,凡跟她过话总是遭噎,所谓“一从二令三人木”,就是指贾琏在第一阶段总是不得不服从王熙凤,到八十回后,才因她诸恶逐步曝光,进入第二阶段,就是贾琏可以命令她了,最后一个阶段,她被贾琏休掉。

  秦可卿丧事过后,贾琏和林黛玉从扬州也料理完了林如海的丧事,回到荣国府。王熙凤设酒宴给贾琏接风,说起协理宁国府,王熙凤一番话亏曹雪芹怎么模拟得来:“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脸又软,搁不住人家给两句好话,心里就慈悲了……一句也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多走。”这是听来令人起鸡皮疙瘩的“谦词”。说到她所面对的那些仆妇,则这样形容:“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的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武艺……”则听来足令人倒抽凉气。

  且不管那王熙凤如何把自己形容为柔弱善良的憨妇,又如何把别人形容为一**狡刁钻的丑类,来达到夸赞自己、堵塞问责的目的,现在我们单把她嘴里所说的那些反面的“全挂子武艺”拎出来探讨探讨,也还是挺有意思的。

  如今的某些公仆,似乎有着贾府里那些“管家奶奶”的“遗风”,对上,“错一点儿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就指桑说槐的抱怨”,在公私宴席上,除了说“荤笑话”,就是此种“打趣”与“抱怨”。对其自己所负的那一摊责任,不仅谈不到对人民负责,就是对上司同僚,也无团结奋进、和衷共济之心,“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是把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当成了争名夺利的权力网络,“引风吹火”地制造内部矛盾,所管辖的领域内出了问题不去认真解决,对应予协调解决的兄弟部门的事情更是“站干岸儿”,任凭人家在“险浪”中挣扎也不伸出援手,你说恶劣不恶劣,该不该曝光揭露、批判罢免?

  “推倒油瓶不扶”,我曾听一位胡同杂院的大妈告诉我,又可以说成是“带倒油瓶不去扶”,所形容的,是极端地不负责任的态度。大妈说,“推倒”不一定是故意要做坏事,但因为一贯马虎,所以会“一不留神”连带着把“油瓶”弄倒,这本来并不难挽救,只要及时地扶起来,问题也就解决了,即便漏出一点油,损失也有限,但就有那么一些人,身负某方面责任,却吊儿郎当,在其责任范围内“油瓶”不慎被带倒后,居然不去扶正,任那油咕嘟咕嘟地流到地上,他心里想的只是“反正这油瓶又不是我故意推倒的”“反正这油又不是我家的”“反正这瓶油流空了,还会再给这块儿补上一瓶来”,这样的家伙,有时就居然以一纸检查混过事故责任,之后依然盘踞其位,会上照瞌睡,宴后照剔牙,你说可气不可气?该不该想个杜绝这类“公仆”的法子?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