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选美”
作者:徐墨 |
字数:4925
“人不爱美,天诛地灭”。纵观世界历史,人们对于声色犬马之事向来乐此不疲,在古代中国,最早的选美则来源于帝王选妃上,自古以来这也是帝王的一项专利,每过几年就要民间选秀一番以填充后宫。哪怕家破国亡了,也要“隔江犹唱后庭花”,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也不过如此。皇帝选妃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由皇帝派遣太监到全国各地方州县挑选五六千名十三至十六岁的良家女子。之后送到京城。然后开始第一次筛选。少女按年龄大小排列成几行,由太监逐个察看,稍矮、稍高、稍胖或稍瘦的女子都要被淘汰掉。通常这一下就淘汰了一千多名。第二次筛选与第一次基本相同,只不过这一次太监看得更为挑剔。特别是对于少女的五官、皮肤、头发、颈部、肩膀、背部、腰部等部位看得更是仔细,只要有一项与规定不符就马上淘汰,看完之后还要让剩下的少女自报家门以及个人基本情况,凡是应对慌张、声音粗哑以及口齿不清者都要全部淘汰,就这样差不多两千多人又被筛掉。第三次选拔开始,太监手拿尺子等物,开始丈量剩下女子的手脚。然后让她们稍微走几十步,以便观察她们的走路姿势、步态和风度,手腕稍短、脚稍大、举止浮躁、轻慢的去掉,一千多人又没了。这样,差不多就剩下了一千人。这些女子就可以入宫,让安排好的宫人(稳婆)做最后的身体检查,这些身体检查极为隐秘、复杂且严格,体检之后,基本上只剩下两三百人了。这几百人都入选成为宫人,她们将以此身份在宫中待一个月,相当于实习期,因为在此期间皇帝会派专人详细考察她们的性情以及言论,通过这样来判断她们的性格、学识,是否贤惠还是善妒等,通过这次筛选,基本上就只剩下几十人了,她们都将封妃,只不过根据个人样貌、德行、学问等来划分出等级,选妃至此结束。以上是宫廷选美,至于民间选美则由于一些无聊文人和市民的响应,在**画舫,也就是所谓的娼妓界如火如荼地办起来。早在北宋年间,当时的国都汴京就有了专门用来品评**的“花榜”,这可比1912年的首届“世界选美”大赛要早得多。而且赛会组织、评委档次、评选标准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完全不比现代的选美大赛逊色。娼妓界“选美”可不是只讲外貌和身材的美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也是样样不能少的,至于“选美”的评委则大多为当时比较有名的一些诗人才子,这些才子都是出口成章,用来赞美人的诗词文字功底深厚,一些只会举分数牌子的现代评委与这些才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明清的一些名流诗人,除了参加“选美”的品评工作,有的还专门写相应的论文专著,比如潘之恒的《金陵妓品》,冰华梅史的《燕都妓品》等。前者将品评标准分为四等——“品、韵、才、色”,“一曰品,典型胜;二曰韵,丰仪胜;三曰才,调度胜;四曰色,颖秀胜。”这种要求还真不是一般女子能达到的。
男人们对于“选美”的热爱,从古至今一直未变,那么作为选美主体的女人们对“选美”又有何看法呢?态度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对此李敖早已研究透彻:“女人绝不会想到选美,这倒不是因为恐惧什么,乃是因为镜子一照,她立刻感到‘美不由外来兮’,立刻发现她自己不就是天下第一美人吗?维纳斯已在此,还有什么好选的?故凡是参加角逐的小姐们,无一不是兴致冲冲地抱着必胜的信心而来;而那些不肯参加或不屑参加的**百合们,也无一不带着‘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骄傲作壁上观,设想女生宿舍群雌围看报纸品头论足之情景,以及在时装表演或选美大会上在座女性很少鼓掌的事实,我们实在不难揣度她们那点小心眼儿了。”所以说,对于“选美”,女人的兴趣也不低,只不过比起男人来说表现得更为低调而已。但是其中的暗流也不容小视,女人间的比试时时存在:“女人重衣饰,百分之十是为了吸引男人,百分之九十是为了跟别的女人争奇斗艳。”时至今日,各种类型的选拔层出不穷,人们也通过各种比赛来展现自身价值,而最经典的“选美”自然当仁不让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君子爱人以色
选美本身是人类最早的一个发明,争奇斗艳是孔雀的天性,也是女人的天性。凡是“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就没有“不把双眉斗画长”的,让女人做做困美之斗,四座同笑,上下并欢,且为天上人间,留下绝代佳人的尺码,是一件很美的事。
——李敖
选美的确很美,美人如云,谁不爱看。李敖就常常以爱美人江山的英雄自居,俗话说,七十古来稀,但这话对于李敖来说就有点勉强了,虽然李敖已经七十多岁,但对于美女依然是情有独钟,回首李敖一生,真是美人佳丽无数,有名有姓的也有那么好几个,所以对于美女,尤其是“选美”方面,李敖是极有发言权的。
如今,各种名目的选美活动数不胜数,经久不衰,原因不外乎“选美”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如果有赞助商资助“选美”活动,那么其知名度也能在此活动中得到推广与传播,再加上有的参赛选手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会不断给自己加电充实自己,各种各样的报名班一下子火了,也就是说此举顺便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当地的举办机构或商家也能借此赢利,整体经济得到发展,最后由于“选美”活动的影响,举办城市也能以此提升自己城市品牌的价值。由此可见,“选美”好处颇多,其实早在“选美”初始其好处就已初见端倪:“古代邯郸大道,为贵族豪俊所标题;咸阳北版,是诸侯子女所麇聚。现代高等男士们筹办中国小姐选拔,除了可收佳丽云集举国触目之效外,另外还有两个副作用,一个是可使女人内讧,盖女人本来都是一致联合起来对付男人的,——虽然她们一回宿舍就吵架,现在选美大会一举行,第一名只有一个,有你无我,既生瑜,何生亮;卿不垮,孤不安,个个蛾眉障妒,争把双眉斗画长,这是男士们看来最开心的事;另一个副作用是女人在这时候才最听话,最不能吊男人的胃口,一一鱼贯展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人人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品评下规规矩矩地答话,诚惶诚恐地作态,平时那种骄横的气概一点也没有了,男士们绝对不会在其他场合同时看到这么多的美女,也看不到这么多的谦虚。”
为了能让自己获得赞赏,美女们无所不用其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基本上都“装”到家了,“选美”结束,少部分夺魁的女人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好好地美了一下,总算在其他女人面前扬眉吐气了一把。但是大多数女人只能失望,嫉妒其他女人,甚至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问,总而言之,“选美”一开,最后享福的还是男人啊,毕竟,从古代开始,“选美”本就是男子无聊找乐子找出来的“产物”,自然是为男子们服务:“选美本是吃完了饭没有事干的高等男士们所发现的消遣女人的艺术。”但有些时候“选美”也不是那么无聊的,甚至能救国:“以美人计解围,是完全中国传统的产物。汉高祖被匈奴围在白登(山西大同),一筹莫展。高人点化他,教他画了许多当时中国小姐的画像(那时候没有照相机),派人偷运到匈奴营里,给酋长老婆看,威胁说:‘看看这些美人儿!看看这些小脸蛋,多标致啊!这就是我们老板要送给你家老公的礼品目录!她们来了,您老太的地位如何,您老太心里有数。为您老太计,还是说动您老公,赶快退兵吧。兵一退,当然礼品我们就留着自己用了!’酋长老婆是何等聪明人,她岂能平白替老公‘选美’?于是,一夜之间,局势全变,匈奴退兵了。”所以说,“选美”,那可是百利而无一害啊。这时候,又有女人要说了,再怎么有利,也是你们男人有利,整半天还不是为你们服务了,对我们女的可没多大好处啊。此言差矣,且让李敖先生来为你们解惑:“现代的中国女人,如果她‘天生丽质难自弃’,她就可以报名参加男人主办的中国小姐选拔会,若有幸而当选,立即一登龙门身价十倍。第一名可以名利双收,固是美事,即使亚军季军,也可献花朝圣,做空中小姐,自第六名以下,起码可把照片履历宣诸报章,腾之于众口,不但日后转业方便,而且可借此理由,敲老子竹杠,多添两件时装和旗袍,等到徐娘半老之日,还可动辄拈出当年中国小姐的候选证,以骄远邻近舍的三姑六婆。……由此看来,竞选中国小姐实有百利而无一害,千载良机,失之委实可惜。”看见没,选美好处多啊,女人们闲的话来选选美,一来可以把自己扮漂亮点,让自己的魅力能被众人瞻仰一下;二来找个工作啥的还能方便点;三呢搞不好还能被某个男的看上,来一段可歌可泣的恋情。何乐而不为呢?大家都来选美吧!
◎女人爱美
如果真、善、美三者不可兼得,一定要女人选三分之一,全世界所有的女人,都会宁愿不做真女人,不做善女人,而要做一个美的女人。女人宁愿是个假女人、坏女人,也要是个美人。
——李敖
李敖的话并不夸张,女人爱美,从古至今皆如此,从两三岁的小女孩开始,就已经喜欢漂亮衣服,缠着大人让他们在自己的额头上点个红点,或者是涂上鲜艳的指甲油。追求美丽已经可以说是女人的一种本能或本性,抑或者天性,“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女人对于美丽的热爱能比得上生孩子这项基本**。为何会这样呢?首先,我们可以说女人是用来看的,如“历来君皇喜颜色”,这“颜色”二字毫无疑问指的就是女人。而历来形容女人的字眼,也比形容男人的要多得多,比如“桃花”、“柳姿”、“玉人”、“弱水”、“玉骨”、“冰肌”等,这些还只能算是形容整体的,至于用来形容局部的,则有“秀发”、“樱唇”、“凤眼”等,名目更为繁多。由此可见,美丽在女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的重要。
女人爱美的表现之一就是爱打扮。大部分女人对于其他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随便,唯独在如何打扮自己上面那是丝毫都不马虎的。不但不能马虎,还格外的讲究,比如,要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能让自己更好看,自己的脸适合什么类型的化妆品,搽什么样的粉让自己的肤色看上去更好,涂什么颜色什么质地的口红显得更魅惑,弄什么样的发型让自己看着更时髦,穿什么样的衣服搭配什么样的首饰以及鞋子,这些东西之间的颜色又要如何搭配,整体效果是否完美,不同的场合来确定是浓妆还是淡抹等,这些东西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对于男人来说,这些标准随便两条就能把人绕晕,但是对于女人来说这套标准却是熟得不能再熟,运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女人化妆力求做到的四点:出色,出彩,出新,出奇。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即使为此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金钱也在所不惜,女人为了扮美自己可以说是费尽心机。为了打扮几乎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大大小姐是最不顽固的,她们逐渐发现,洋婆子的一些玩意实在有模仿的价值。于是:新式高跟代替了三寸的小木屐;新式胸罩代替了杨贵妃发明的诃子;新式烫发代替了旧有的堕马髻。虽然辜鸿铭那老怪物拼命劝阻‘如何汉臣女,亦欲做胡姬’,但是他终于失败了,他感慨,他诅咒,他悲叹‘千古伤明妃,都因夏变夷’!可是大势所趋,群雌所好,又有什么法子呢。在巴黎香水面前,辜老头子不能强迫每个中国女人都多多爱用桂花油!”所以说,追求美丽的女人也是疯狂的,眼里除了美丽,别无其他。为了美丽而排除万难,已经达到不怕牺牲、上下求索的程度,说这些女人九死不悔也不为过。
女人爱美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男人,谁让男人也喜欢美女呢,李敖不就是一个典型的热爱美女的男人吗:“女人本质上都是看起来比较秀气,我比较喜欢各方面都漂亮的。”人类文明的起源没人能说得清,但如果从美学角度来进行考察,那么完全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起源于男人惊叹并欣赏女人的美的那一个瞬间。正是在这一瞬间当中,男人由于欣赏美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所以,男人喜爱美丽的女人。极致的美能让男人心跳,而心跳则告诉男人他还活着。男人为了随时知道自己是否还活着,就要靠“美”来时刻提醒自己。而美丽的女人就担当了此项重任,她们的美让男人从沉睡的意识中被惊醒。男人从自己心脏的狂跳中感受到了何为美的震撼,于是男人将这种震撼心灵的过程描述了出来,于是女人的美公之于世,从此之后女人成了美的象征,而美丽的女人更是惹人怜爱。正是由于男人喜爱女人的美,尤其喜爱美丽的女人,女人为了得到男人的喜爱,于是开始想尽办法让自己变得更美。可以说,让女人追求美丽的始作俑者除了女人自身爱美外就肯定是因为男人了。
总之,就如心理学家所说的,把一条漂亮的裙子给一个女人穿上,然后将她关在一间没有镜子的房间中,那一定会令她痛苦万分,痛苦之后就会很快地憔悴并老去。因为她不能看到自己是否美丽,也不能将自己装扮得美丽,被扼杀爱美这一天性的女人会像一朵缺水的玫瑰花,迅速老去并枯萎。要记住:女人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恒而没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