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作者:浩然 |
字数:1911
薄云遮月,夜色朦胧。
棚外昆虫嘶鸣,应和着海涛的喧哗声。
棚里灯光闪动,映照着程亮那张沉思的面孔。
两个孩子都睡着了,睡得很香甜。
每个孩子枕边都放着一颗亮晶晶的贝壳:白色的底子,黄色和褐色的斑点,背上有三道鲜红鲜红的长线。
这贝壳是韦老爹亲手从海水里捞取的,又亲自交到后代的手里。
程亮眼望着贝壳,象一个学生总复习那样,把他和韦老爹相处以来的往事,一宗一件地细细思虑一遍。这使他的胸怀里充满悲壮的昂奋,没有丝毫凄凉和感伤。
程亮看到一个具体的、高大的、活生生的无产阶级战士;他要学这样的榜样,要做这样的人。
程亮感到一副光荣的、艰巨的、沉重的担子压在肩头;他发誓要担起来,又满怀信心。
他盘算着,“火种”队长可能在三、五日内派人到金银,可是敌人明日就可能扑上来。
怎么办呢?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点和时刻里,商量无人商量,请示无处请示,只有自己按照一个党员的党性和觉悟来判断和行动。
他想,不能躲开。
躲开就等于放弃了阵地,敌人就可能在这里挖到甘泉,就会在这里占领……
他想,不能硬拼。
硬拼就等于胡乱行动,在孤岛上,力量单薄,无法战胜敌人,反而要失败……
他想,这一次只能智斗。
他想,要用智斗保住甘泉。
他想,保住甘泉就保住了金银岛。
他想,保住了金银岛就保住了转运点。
他想,保住了转运点,就是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贡献!
……
程亮一跃而起。
程亮从棚顶抽下柴刀。
程亮走出草棚。
程亮绕过野海棠鼓胀交错的根盘。
程亮穿过西沙藤细密编织的棚架。
程亮越过托着露水、散着花香的草坪。
程亮来到那眼被他掩埋了的甘泉井边。
天空,薄云停滞不动。
海洋,涛声喧哗不停。
西沙群岛的深夜,有它独具的神秘、独具的清凉,连空气都独具一种在任何地方都嗅不到的宜人爽神的气味。
程亮沉默片刻,蹲下身。
他先清除甘泉井上的伪装。
他再用手把沙土扒出来。
他又用柴刀挖掘甘泉井里的沙土。
“嚓嚓,嚓嚓”,他一气地挖下去。汗珠落到手上,落到柴刀上,落到金沙银沙两掺和的泥土上。
“哗啦,哗啦”,他一气扒下去。手指扒出血……
井的形状渐渐地出现了。
井里边先是潮土,后是湿沙,再后来出现了泉水。
泉水从一点变成了一片,亮亮的,缓缓地上升着。
又似一块明镜锒嵌在宝岛上,托起云天,映出树影,照着掘井人的面庞。
程亮捧着泉水喝了几口。
甜呀,甜如蜜,一直甜到他的心坎上,一股豪情激起来。
程亮起身要回草棚,忽见背后站着两个小小的身影。
阿宝叫一声:“阿爸!”
海龙叫一声:“阿叔!”
程亮看他们一眼,说声:“走,跟我运水!”他就跨着大步朝前走了。
两个孩子互相看一眼,赶紧在后边追。
程亮从棚里提出木桶。
阿宝端起瓷盆。
海龙抱起瓦罐。
他们从甘泉井里运水,一趟又一趟。
程亮在前边跑。
两个孩子在后边赶。
放在草棚里的一口水缸装满了清亮亮的水。
藏在树丛里的一口水缸也装满清亮亮的水。
最后,他们把木桶、瓷盆、瓦罐都贮上水,严严密密地隐藏在森林那边一块小草坪的西沙藤下面。
程亮又动手烧饭了。
阿宝洗米。
海龙剖鱼。
做了好多好多的饭,
炖了好多好多的鱼。
他们把饭和鱼一齐藏到离草棚远远的密密的羊角树丛里。
东方呈现出鱼肚白色。
天空从暗转明。
大海从灰变蓝。
程亮又一次走到甘泉井边。
他围着水井转三圈,低声地说:“甘泉,甘泉,你是有功的,你哺育了你的子孙,援助了你的战士;今天,你要帮我们战胜日本鬼,消灭侵略者!”
一阵晨风吹皱了平静的井水。
井水荡漾着,好象热烈地回答他的要求。
站在一旁的孩子,默默地走到井边。
井水又映出他们的稚嫩面影。
程亮抚抚阿宝的头。
程亮又拍拍海龙的肩。
程亮终于开口了:“你们听着,从今天起,这眼甘泉井的水,暂时不能吃了。听清了吗?”
两个孩子点点头。
程亮说:“你们藏到树林里,不论发生了什么意外,都不要动。听清了吗?”
两个孩子又点点头。
程亮看看他们的脸,瞧瞧头上的青天和面前的沧海,说:“日本鬼今日可能再来,我今日也许会象你们的韦阿公那样……”
阿宝抓住程亮的手:“阿爸!”
海龙也抓住程亮的手:“阿叔!”
程亮一字一句地说:“就这样吧,决定了。因为我不光是你的阿爸,你的阿叔,主要的,我是战士;我不是一个普通的战士,我是**员!”
两个孩子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他们阿爸和阿叔那张深沉的象大海、坚强的象礁石一样的脸孔。
孩子那大大的眼睛里放光了,越来越明亮动人。
程亮再一次亲切地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激昂地说:“孩子们,要勇敢,要象个西沙的儿女的样子!坚持三、五天,咱们的队伍就要来了。那时候,你们告诉阿叔们,把井水掏净了,再掏净了,才能烧饭解渴!明白了吗?”
两个孩子同时点点头。
程亮大手一摆:“好,你们隐蔽起来吧,胜利是我们的!”
他说着,跨着矫健的步子,向前走去,头也没回。
早霞又燃烧了。
红极啦,红极啦!
象昨天傍晚的霞光一样,比之更加红艳,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