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世的喜感
作者:徐墨 |
字数:3499
我认为,就因为我们有特色(不在乎生死),我才能够有一种很玩笑性的洒脱的方法,来应付这些生生死死的情况。可是洒脱还不够,我认为,还要相当的幽默,还要开开玩笑——开自己的玩笑,幽自己一默。人生如戏啊,这就是戏。如果你整天忧愁,整天伤感,是错误的,这就是我的一点点人生观。
——李敖
开篇这段话可以说是李敖的人生观。李敖对于生死,是看得很开的,他一直活得很洒脱。这与他本人的乐观性格有关,也与他的生活态度有关。关于生死,庄子曾曰:“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所以,我们还在尘世生活的日子通常也被称为“浮生”,李白也在《春日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中说过一句名言:“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有许多人相信“人命天定”,他们认为:每个人的命运,在冥冥之中皆有定数,任何人都逃不脱,也改不了。不管你是家徒四壁的普通老百姓也好,还是家财万贯的殷实商人也罢,哪怕是达官贵人抑或皇亲国戚,最终都难逃一死这个结局。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迟早会有这么一天,但是大多数人仍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因为人们知道活着的好,对于死亡却只是个未知数,所以大多数人对于这个自己熟悉的尘世都会有所留恋,舍不得离开曾陪伴于自己身边的一切。尽管知道自己早晚有这么一天一定要去往另一个未知的领域,却依然巴不得能多活一天是一天,多赚一天是一天。穷人、富人皆如此,因为死亡是公平的。但是,任何时候都有例外,面对死亡时亦如此。有很少一部分人面对死亡时始终保持着一种洒脱的态度。死亡对他们来说也不过如此。比如,身为竹林七贤的刘伶,以喝酒为平生一大爱好,他的身上总带着酒,从来不断,且行且饮乃经常之事,这还不是最绝的。刘伶还有个习惯那才让人拍手称绝。刘伶每次外出都会带着一个仆人让其跟在后面,这还不算什么,重点是他让这个仆人随身带着铁锹。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曾交代过仆人,说“死便埋我”,这是何等的洒脱啊!原来刘伶已经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准备,怎么死?醉死!这完全可以被称为酒鬼的最高境界啊!不过,苏东坡谈到这件事时有意见了,他认为刘伶还没有洒脱到底,坡公说“死便死了,何须更埋”,感觉苏东坡的境界似乎更高,因为人只要死了,即使被埋在土中,到最后终究也会在土中腐烂,“死便死了,何须更埋”,不过是个臭皮囊而已,何须去管它!唐伯虎写过一首绝命诗,上面曰:“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这不,又是一个生性洒脱之人,在他的眼中,死了就和漂流异乡是一回事,甚至就像外出旅游,然后在那个地方定居了一样,既然如此,死亡又有何惧!
李敖面对死亡如此潇洒,那么他的洒脱到底达到什么程度呢?已经达到了开始研究自己最向往的死法的程度:“我不知道我怎么死、是什么死相,但最向往的其唯阿提拉(AttilatheHun)式乎?阿提拉是5世纪时的匈奴王,武功所及,包含了大部分中欧和东欧。此公外号‘上帝之鞭’(ScourgeofGod),其凶悍可想。但其死也,不死于沙场,却死于与德国少女伊尔娣蔻(Ildico)的花烛之夜,****中,女方**,男方却真仙真死矣!真王三姑娘老爸所说‘死得好’也!这是我最向往的一种死法。……结论是:与其形而上七窍流血而死,不如形而下一窍流精而亡。云雨巫山,断肠有道,吾与子共勉之!”居然到死也不放弃自己的风流本色,不愧是李敖啊,不过如果能以自己最向往的死法死去,也是一种幸运,人生如此,死而不悔。像李敖这样到死也不放弃本性者有之,金圣叹就是其中之一,活得潇洒,死得洒脱,到死也不忘记调侃一番。金圣叹是在顺治年间由于哭庙案而被判砍头的,判决之后他被捕入狱,在过牢狱生活时,他曾写信给他的妻子安慰道:“杀头至痛也,籍没至惨也,而圣叹以无意得之,不亦异乎?”一般人都知道,杀头是一项恐怖且痛苦的刑罚,等待砍头的过程极为磨人,如果遇到的刽子手刀法好,那你一瞬间就能解脱,如果遇到的刽子手技术很菜呢,你也只能倒霉认栽了。至于抄家则是最惨的,抄家一次,你基本上就失去了你所有的身外之物。而老人家金圣叹无意中把这两种最痛最惨的破事都给揽全了,这不是倒霉到喝凉水都塞牙吗?结果金圣叹不忘幽默誓要调侃到底。牢狱生活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到了临刑前夕,金圣叹给他的两个儿子留下了遗嘱,这份遗嘱可以说是充满了黑色幽默。他在遗嘱中说:“记住,花生米与豆腐干一起吃,能嚼出火腿的滋味,你们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绝对是一份让人哑口无言的遗嘱,这个世界上还有几个人能在这种快要死的非常时期说出这种搞笑的话来?在金圣叹就要被杀头时,天上正下着大雪,他随口吟出了一首绝命诗:“天公丧母地下忧,万里江山尽白头。明日太阳来作吊,家中檐下泪珠流。”能够洒脱幽默到金圣叹这样的地步,也真算是登峰造极、世间奇观了。
当然,虽然上面说了李敖面对死亡时极为洒脱,但也并不说明李敖面对死亡的任何时刻都是没心没肺、毫不在乎的。李敖也曾经有过伤感的时候,也曾经哀叹过时间的流逝,哀叹过青春不在、死亡渐近。口说无凭,有诗为证:
四季里总有秋天,
秋天是一种感喟,
正囚人难以寻春,
对夏日你无法插队。
别伤感黄叶凋零,
且珍惜仅有的青翠,
人生里总有中年,
中年是一种狼狈。
正因你不再童真,
对青年你不属一类,
别回首旧日光华,
且留恋残梦的未碎。
逼近的是冬天的骄阳,
逼近的是老去的彩绘,
逼近的是处处美酒,
可惜的是我已难醉。
所以说,李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一般人该有的思维他也有,只不过由于他的阅历丰富,对人生的感悟深厚,使得他比一般人想得开、看得远,自然就比一般人洒脱,对死亡的态度也就变得淡泊了。
一个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在这个人的生命中,他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都不可能得到绝对的保障,你有可能会因重病而亡,也有可能因意外而死。总之,世界上的一切都有对立面,有生就必然有死,没有人可以例外。生与死是一种很正常,甚至可以说很普通的自然现象,要知道人的生死就好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平平常常、无惊无奇。因此,看淡死亡,实属应该。面对死亡,过度的慌乱与恐惧反而会有损身体,这个时候,最明智的态度,也是最该有的态度那就是顺其自然,在自然与随意中自由自在过自己的日子。如果一个人能够看淡生死,可以敢于视死如归,那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整个人类历史上,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各种修行中曾经历尽沧桑、经过万千劫难、本人参透生死,对于人生也已经大彻大悟;另一类则是胸怀宽广、高远大志,心中包含精神大义,最终将生死置之于度外。很明显,李敖属于第二种。想要做一个看淡一切的人,首先就要放正自己的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以及痛苦,但是聪明之人会为自己找一个适当的方式发泄或排遣,这让他们面对死亡始终能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一个人的选择不同,他的经历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你选择的是天空,那么就不要渴望会一直是风和日丽;如果你选择的是陆地,那么就不要渴望会一直道路平坦;如果你选择的是大海,那么就不要渴望会一直一帆风顺。你要知道,快乐也是过一天,痛苦也一样是过一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快快乐乐地生活呢?人一定要想开一些,你要知道,当你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表示你比许多生来就带有残疾的人们要幸运得多,如此,你还能找出什么理由、什么借口觉得自己是不快乐的呢?太钻牛角尖只会让你走进死胡同,退一步会让你的世界海阔天空。释怀是我们应该学会的,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当你能够做到这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一切东西都可以是快乐而简单的。也许生活中充满了无奈,但是没有什么问题是完全解决不了的,正所谓世上本无事,一切都是庸人自扰之。生命虽然脆弱,前一秒也许还在活蹦乱跳,后一秒就有可能与世长辞。睡觉与死亡的区别其实不大,只不过一个是闭上眼睛还能睁开,你会发现一天已经过去了。另一个则是闭上眼睛再也睁不开,你会发现一辈子已经过去了。这就是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你能领悟到这一切,那么你也能笑看人生、笑对死亡了。
所谓洒脱,就是一种能够视生死如解脱的超然心态,是一种能够放得下得失功利的豪爽心情,是一种能够认清自己内心深层思想的执著。有多少人在面对灾难时,依然能够坦然随意。有多少人在面对生死一刻时,依然能够谈笑自如。这种看似是对生命的不在乎,恰恰体现了对于生命的强烈执著。总之,当你面对生死大难时,不要感伤,哪怕死亡已经触手可及。对于仅有的这么一点时光我们一定要努力把握,哪怕尽自己所能也要快乐地生活,千万不要等到这仅有的时间过去了,才来后悔,才来感叹一切已经过往不再。如果只剩下一秒钟的生命,请大家一定要牢记我们还有整整一秒钟的生命,在这一秒里我们还可以再微笑一次,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