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福音堂
作者:龚冰庐 |
字数:1988
—凡劳苦负重担,
重担,重担!
凡劳苦负重担,
到这里来!
关于基督教,我虽则也曾翻过他们的新约旧约,但是从来不曾进过他们的福音堂。他们究竟宣传些什么“福音”呢?我们知道很有一般人朝夕跪倒在圣母圣子像前祈祷着、忏悔着。跪倒在圣母,圣子前面的有贵重身体的太太老爷小姐奶奶,有商人学生,也有我们劳动终日汗流浃背的工农们。我真不知道死了一千八百九十多年的圣子耶稣能够给这些可怜的,愚昧的信徒们以怎样的福音?死了这些年数了的耶稣还有怎样的能力?
我并不侮辱耶稣,我只要把事实告诉诸君。
在大雨滂沱的上星期日晚上,我很感谢一位年轻的先生拉我进福音堂去躲雨,并且使我明了了“他们的福音”究竟是什么东西。
在一个宽敞的会堂里,对着一座小小的演讲台排列着许多椅子。我进去的时候,座位上早就挤满了听众了。这真是一个在现社会里少见的Democracy的集会。这里除了男性和女性分左右两面坐开之外,不论那一阶级的人,都在同样的位子上坐着,穿着满是机器油腻的蓝布短裤的工人和穿缎子马褂的大人先生挨挤地并坐着。
—凡是人,都是耶稣的儿子。在主的面前,人是平等的。
我真不知道他们走出了福音堂以后还要做工,还要坐着享清福否?
我被一位招待员带到靠前排的一张椅子上坐着,那时候演讲台上有一位年轻的先生在宣布“福音”,他说:
—有人说:教会都是好的,因为教会都是劝人为善。可是,耶稣教决是劝人为善,耶稣是救人的!
他就接下去讲到“凡劳苦负重者都来就我”一节。
在他未曾讲到本文之前,我很想知道耶稣对于这些劳苦负重的工农大众怎么说,他们要给与他们怎样的福音?
但是我失望了。当然,在这样一个离开现实几千万里的地方,我们能够要求他们什么呢?然而他的解释更出我意料以外的失望。他说:
—劳苦负重者是说犯罪的“人”。“人”犯了罪恶,好比负着劳苦的重担,这重担放在他的身上,使他永远受着痛苦。
重担是罪恶的重担,人是不应当犯罪的,犯了罪好比背着重担一样。不差,一点也不差,可是为什么犯罪的呢?社会的组织又是怎么样?为什么有劳苦负重的工农?为什么有坐着享福不做事的富人?可是他一点也不说。他只说:
—凡劳苦负重者都来就我!
—凡劳苦负重者都到耶稣这里来,耶稣可以赦恕你们,只要你们能够忏悔、祈祷。
事情难道就这样简单么?杀人越货的大盗,他是犯罪的,他做大盗是为着肚饿。可是你只叫他到耶稣这里来。假使他来了,你能使他怎样!他还是没有饭吃,他还是要杀人越货的。
—耶稣是为你们死的!
在一千八百九十多年前的罗马王朝时代,暴虐,残酷,以杀人放火为能事,大家争尚强权与武力,所以才有耶稣的拯救灵魂的宣传,才倡博爱,才倡无抵抗主义。末了,耶稣被统治者用磔刑处死—钉十字架。耶稣拯救的是纪元以前的民众,耶稣是为二千年前的人死的!
耶稣是人,是二千年前的社会思想家,他已经死了二千年了!他决不是上帝的儿子,决不存在于天上!我可以给你们一个铁证。
那位福音的传布者为着取信于听众起见,他巧妙地用魔术的手法来在十字架上洒些红墨水以代耶稣的血。他背了一个黑布大包以代替着罪恶的重担跑向耶稣面前去祈祷,祈祷过后,他把手一松,那包裹给地板底下的另一人接了去,以使大家相信,这是个奇迹而上他当!
这些都是耶稣的奇迹!耶稣住在天上么?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么?假使这些魔术(说他是魔术也是太糟了)是奇迹的话,那大世界里的科天影,莫悟奇是天老子了!
我要大声告诉你们,耶稣教是骗人的!耶稣死了一千八百九十
六年了!
耶稣教是骗人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骗人?为什么要每年化这么大的宣传费,为什么还要为中国人开学校,办蚀钱不赚利的慈善机关呢?
这个恐怕大家已经知道了!—资本帝国主义者,为着夺取殖民地和推销出产品起见,他们就不得不麻醉你们,使你们麻醉于教会的空洞的神话迷信中,养成你们无抵抗的习惯。他要你们“人家打了你的左脸,再把右脸送给他打”。他们就是要你们“人家抢了你们许多租界,再把整个国家送给他”!
我们真是太傻了!
有人说,教会果然是骗人的。可是为什么他们这些传道师这样起劲,这样认真呢?
这更容易明了了,这些都是资本帝国主义者御用的走狗,他们从资本帝国主义者那里得到津贴,又从信徒那里剥削供奉!所以他们不屑昧了良心,把红墨水告诉你们是血了!
所以凡劳苦负重担者都到这里来。我们要联合起来。我们要反对教会,反对资本帝国主义者的进攻,揭穿资本帝国主义者的阴谋。我们不但反对教会,我们更要打到帝国主义!
我们劳苦负重担的工农大众们,我们要知道一切劳苦的重担都是压迫我们,剥削我们的资本家,商人,帝国主义者……凡一切靠我们发财,靠我们享福的人放在我们身上的,死了二千年了的耶稣决不能解除我们的重担!教会的欺骗只是加重我们的负担!
要解除这劳苦的负担只有我们劳动者自身,只有我们劳苦负重担的工农大众才能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剥削者!打倒欺骗者!
—凡劳苦负重担者!
都到这里来!
我们要联合起来!
(原载1930年3月15日《沙仑》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