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作者:黄国荣 |
字数:2947
赵昌进再次上三连,古义宝已当了指导员,刘金根当了副连长。
军报驻军区记者站的名记者来到他们师。记者原是他们军的新闻干事,名气大了就调到记者站。他是赵昌进的老师。赵昌进当新闻干事时得到过他不少帮助。现在当科长了,写稿少了,但联系并不少,重要的稿子都还是要由老师出面来帮他联系才能发出去。老师上门,他当然要亲自陪同。
赵昌进交代古义宝立即准备一个房间,被褥床单都要新的;伙食要搞好,多搞点海鲜;房间里弄台电视机,记者每天要看新闻,特别爱看武打片。
古义宝放下电话就忙活,说实在的,军长来他也不一定急成这个样。连部这边太乱,吃饭士兵们走来过去看着不方便,于是就把他自己跟林春芳住的那间屋拾掇出来,置床擦窗,林春芳来也没这么准备。连队的床单被褥都是旧的,古义宝只好把自己的两条新床单新被罩拿出来。又让通信员赶到村里小百货店买了新枕巾。一切就绪后,就缺彩电。把俱乐部里的大彩电拿来,古义宝怕士兵们叽咕影响不好。可除此只有刘金根个人有台十四英寸彩电,他觉着不好开口。
“哎哟,是不是林春芳要来呀?”星期六,尚晶提前回家。
“她来还用着这样啊,是赵科长陪军报的记者来。”
“是赵科长来呀,那可得好好打扫打扫。”
尚晶说完就开门进了自己的屋。
古义宝走进了尚晶的屋。
“哟,今天是哪阵风,你怎么会进我们的门?”
古义宝这段时间很少到尚晶他们屋里坐,除了过年过节刘金根硬拽他来喝酒,古义宝平常基本不踏尚晶他们的门槛。或许是因为他们原来有这么一段,现在都成了家,一边是朋友,一边是老乡,自己又是介绍人,免得惹出话说。尤其是他咨询了专科医生之后,他更谨慎小心了,似乎有意在回避尚晶。他也弄不明白,是自己心亏还是觉得对不住她,还是自己至今仍深爱着她,他说不清。
古义宝没有答尚晶的话,却在椅子边坐了下来。
“你家的彩电好使吗?”
“好啊,怎么啦?”
“记者每天要看新闻。”
“那你抱过去呗。”
“不,我还是跟金根说吧。”
“跟我说不一样吗?我做不了这主?”
“不,还是跟他说好。”古义宝脸上没有表情。
“是你心里有鬼。”
古义宝的脸被尚晶说红了。
“你为什么这么怕跟我说话呢?我没有抱怨你什么,也没有要求你什么呀!”
“尚晶,别说了,如果金根真那么想要孩子的话,就抱养一个吧。”古义宝说完就要走。
尚晶把他叫住,她觉得他话里有话,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金根是不是有问题?
古义宝看尚晶的神态立即改口安慰她,说他不过说说而已,金根什么也没跟他说过。
尚晶突然哈哈笑了。笑得古义宝很担心。她说:“抱养一个,我为什么要抱养别人的孩子?他要是有问题,我又不是没有这个能力,我真想要孩子,我可以自己生。”
古义宝吃惊地看着尚晶,他无法再跟她说下去,转身离开了她家。
记者这次是带着题目下来的。军事和政治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争论快二十年了,这种矛和盾、鸡和蛋的关系越论越糊涂,就是搬出马、恩、列、斯、毛他们自己的话来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也难说明白。争来争去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这么想,到头来还是谁说都对,谁说的也都不对,说辩证法就是这么个逻辑。
记者不想再在理论上做什么文章,他想到基层连队做一些调查研究,吃一些梨子,解剖一些麻雀,通过对基层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事例的剖析来证实政治工作的作用。
赵昌进一听来了劲头,大题目,大文章,难做,可做好了有分量,有影响。
记者和赵昌进到了三连,跟别的工作组不一样,不开会也不听汇报,只一个一个找人谈话。不光在屋里谈,还到训练场谈,晚上散步、赶海、爬山,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随便谈。谈的都是连里、个人这两年发生过什么事情,遇到过什么困难,你自己怎么想的,连队干部又是怎么解决的,这些事情自己心里觉得有什么要说的。
几天下来,记者和赵昌进记了一本子事。有关古义宝的事占去了三分之二。新士兵上岗害怕,他就陪岗,一直陪到新士兵说不怕了为止;一排有个“老大难”,训练不跟趟,他搬过去跟他睡上下铺,有空就跟他练,陪他计算单独修正量,睡了三个月,他追上去了;一个老兵的对象吹了,他要来女方的地址,每隔三天发一封信,发到第二十六封信,女的给老兵回了信,又成了,说再不要让指导员写信了;二排一个士兵的父母离了婚,士兵吃不香睡不甜,他一次次跟士兵谈,又给他父母写信,父母都给他来信,士兵捧着一摞信面对指导员哭了;四排一个士兵口吃,怕人笑他,整天沉默寡言,他每天领他到海边教他练说话,改掉了口吃的毛病……
记者跟赵昌进说,古义宝真不是一般的人,有这种真诚对士兵,工作没有搞不好的。记者原打算住两天就走的,几天下来他改变了计划,他不想再跑别的连队,他打算就从这一只麻雀开始解剖。当然这儿的生活也是没说的,更有尚晶这个热情的邻居。赵昌进是她的恩人,尤其是记者,是大机关大城市来的,她感到他身上有许多新鲜的东西,他说出的话跟赵科长古义宝刘金根和学校里的人都不一样。她也说不上他新鲜在哪里,反正有一种东西吸引着她。她生性就热情大方,加上刘金根这些日子又到师后勤开会,所以每晚只要见他们不谈材料,她就过来跟他们一块儿看电视聊天。正好电视台在播一部五十集的武打片,女主角正是尚晶崇拜的偶像,跟记者一拍即合。记者生活得比在家里还快活,真有点乐不思蜀。
古义宝这些日子自然是忙上加忙。每顿饭菜都是他亲自定食谱,亲自督促烹饪后才让炊事员送到他们的住处。
晚饭后,古义宝去看赵科长和记者,他俩跟尚晶正一起看电视。古义宝一发现记者看尚晶那眼神,心里不觉酸了一下。赵昌进没让古义宝留下看电视,而让古义宝陪他去散步。
出了营房,赵昌进和古义宝就恢复了那种特殊的关系。赵昌进说,你干得真不错,记者几次都夸你,说你不是一般的人。古义宝说我说什么也不能给你丢脸。赵昌进说你越干越聪明了,越干越精明,连里干部士兵没有一个说你不好的。最可贵的是你真诚待人。你读过《曹刿论战》吗?古义宝老实说没有。赵昌进说,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鲁庄公说了三个条件,一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二是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三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第一个条件时曹刿摇了头,说小恩小惠没有普遍施加到一般人身上,民众不会都顺从你;说第二个条件时曹刿还是摇头,说对鬼神不说谎,是小信,神不会真正信任保佑你的;说第三个条件时曹刿才点头,说这才是尽心竭力的表现,可以一战。这里面充满着人生处世哲学。小恩小惠只能收买个别人的心,要取得大家的信任,靠小恩小惠不行,因为你无法做到公平;要得到所有人的信任和拥护,只有靠一个“情”字。情能使你在千万人面前做到公平,你对谁都讲真情,对谁都真诚,人们便都拥戴你。你现在就做到了这一点,或许在理论上你还说不出个道理,你的行动是下意识的,其实不,你是有意识有观念的。
古义宝听着赵昌进的话心里热乎乎的。他确实没有想到自己有这么高大,但别人说出来了,而且是自己的恩师,他相当激动。激动之中他真诚地感激赵昌进,说这都是你教的,都是你帮助的。
赵昌进告诉他,等记者把这篇大文章写出来发表后,你会更上一层楼。古义宝心里就感激起记者来,对自己刚才的一酸感到太狭隘太无聊了。
古义宝把赵昌进一直送到住处。赵昌进推开门的一瞬间,古义宝发现记者的脸上不知为什么闪过了不自然的神色。武打片仍在播,不过不在打,女主角正紧紧地贴在师兄的胸前。
古义宝没有鼓起看尚晶一眼的勇气。他立即告辞回了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