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作者:黄国荣 | 字数:3531
  副师长和团副政委是同一天到的农场。

  古义宝领着士兵在打井,一辆小车开进了农场营房。古义宝让士兵们继续挖井,自己拍打一下泥身子回营房。让他意外的是副政委和后勤处长一起来到农场,古义宝惊喜地向首长敬了礼,他满手是泥,没法跟他们握手。

  “古义宝,你胆子不小啊!我让你把贷款退给人家,你居然自作主张搞起果园来了,要是赔了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后勤处长劈面给他来了这么一通。古义宝从头一直凉到脚后跟,心里很不开心,他们挖空心思在想法子建设农场,当领导的却不问青红皂白,开口就训人。

  “农场的事等会儿再说,你干你的事去,把孙德亮给我叫来。”副政委的态度也让古义宝难以琢磨。

  古义宝回到工地,让孙德亮回营房。士兵们问是什么事,古义宝说搞不清楚。一层阴云立即罩在士兵们心头。

  孙德亮在营房外的路口碰着了后勤处长,看样他是特意在那里等他。后勤处长没好气地责问孙德亮,那个证明是他自己想写,还是古义宝和文主任逼他写的。孙德亮狐疑地反问处长,那个证明有问题吗?写得不对吗?后勤处长说,对不对自己心里有数,别他妈自己让古义宝一整就乱咬人,副政委要查问这事,要是再胡说八道乱咬人,以后有他好受的。他还特别强调,农场归后勤处管,不归政治处管。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傻瓜都听得出来,后勤处长是在给他施威。孙德亮心里直打鼓。

  孙德亮坐到副政委面前,心里好不自在。别看他腰圆膀粗,胆子却小得很,加上自己屁股底下本来就不那么干净,团首长亲自来找他谈话,他心里非常紧张。副政委只是盯着他看了看还没发问,他的手脚先就颤抖起来。

  副政委发现他很紧张,立即向他交代政策,说组织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包庇一个人的错误,这次特意来核实调查他反映的前场长的问题,就是对同志负责。**员说话要负责任,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能隐瞒错误,实事求是,出具证据要承担法律责任。副政委越是这么交代,孙德亮越紧张。副政委见他不能完整地叙述这件事,只好一点一点提问。

  “你早不写晚不写,为什么偏偏在前场长离开之后才写这个证明呢?”

  “是文主任让我写的。”

  “文主任是怎么让你写的呢?”

  “文主任上次到农场来,让我跟他一起到太平观买车票,路上他问我古义宝在农场干得怎么样,我说不错,他说古义宝处分你你没有意见?我说我是有错,不过这样光处理士兵不处理干部不公平,他说不公平你可以说,干部有问题你也可以反映,不过要有证据,没有证据组织怎么好凭道听途说处理一个干部呢,我问要是有证据上级真能处理他?主任说有真凭实据当然是可以处理的。这样我就写了那个证明材料。不允许吗?要不允许我就收回。”

  “问题不是允许不允许,而在你这份材料所说的是不是事实,证据是不是确凿。”

  孙德亮看了一眼后勤处长,处长狠狠地瞪他一眼。他再看副政委,副政委的脸铁板一块,看不出是什么意思。他心里有点毛。一个是团副政委,一个是直接主管农场的后勤处长,文主任一个人能斗过他们两个吗?要斗不过,后勤处长说了,农场归后勤处管而不归政治处管,到头来,倒霉的还是自己。

  “首长,要不,证明我收回算了。”

  “为什么要收回呢?难道你写的不是事实,是捏造诬陷他?”

  “处理我我不服,所以我就写了,他私自取钱要做什么,没跟我说,我是估计分析的。”

  “你怎么这样不负责任呢!凭估计分析就写证明材料?”

  外面响起了汽车刹车声。他们向外看,车上下来的是副师长。副政委和后勤处长赶忙撇下孙德亮出门迎接,弄得孙德亮站在屋里走不是不走也不是。直到他们把副师长迎进屋,后勤处长朝他瞪了眼,他才逃似的溜回工地。

  副师长好奇,说这是怎么搞的,不约而同啊。副政委怎么有空一块来抓后勤生产了,看来你们是要大上是吧。

  副政委说,哪是来抓生产,一个士兵告原来的场长,我是来查证的。

  副师长说,这也是抓啊,后勤生产直接跟钱物打交道,容易出问题,这是抓要害嘛!在我的印象中,你们这个农场过去没有什么收益,种点麦子种点花生,产量也不高,机关连队连花生都吃不上。

  副政委说,问题是有,不过这个士兵承认是瞎告。

  副师长说,有这回事,找古义宝谈了吗?

  副政委说,还没谈。

  副师长说,没谈就先别下结论。

  后勤处长插嘴说,他的问题大着呢,还没找他谈。

  副师长奇怪地问,噢,都什么问题?说来听听。

  后勤处长来了精神,他不请示不汇报私自改变农场的布局,不种粮食种果树;还擅自向地方贷款,我当面批评了他,让他退回贷款,他理都不理,根本没把领导放眼里,简直是无法无天。

  处长说得动色动容,可他没看到副师长皱起了眉头。

  副师长问后勤处长,你今年来过农场没有?

  后勤处长说,没有。

  副师长又问,今天来把农场看了没有?

  后勤处长说,还没来得及看。

  副师长说,还是看了以后,再谈这些问题好一些。

  副政委听了副师长的话,有点尴尬。

  外面嘹亮的口号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古义宝带着整齐的队伍从工地回到营房。并不是故意要做样子给领导看,他们平常出工收工都是如此。队伍走到队部门口,古义宝一声口令整好队,步伐标准地跑向副师长报告,其规范程度不亚于正规连队。

  副师长亲切地让他们解散洗整准备吃饭,士兵们见副师长也来到农场,情绪立即高涨。

  吃饭前,副师长看了士兵宿舍,内务卫生比正规连队不差,窗明几净,被子叠得也是有棱有角;营区路光场平,花木葱茏。副师长特意看了厕所和猪舍,这两处最能反映一个单位做工作扎不扎实。一切都有些出乎副师长的意料。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个远离机关领导从事生产的小分队能这样按照条例条令严格要求,确实少见。

  后勤处长没有跟副师长去看这些,却找了古义宝。他找古义宝不是因为农场的事,他是着急副师长的饭菜。古义宝却没把这事当回事,让后勤处长放心,他已经安排好了。后勤处长管这种事非常扎实过细,没看见饭菜他怎么能放心,他问古义宝都准备了些什么菜,古义宝说四菜一汤外加一个炒鸡蛋。后勤处长急了,问他脑子是不是有病,首长来吃饭,四菜一汤怎么行呢!他给古义宝下命令,立即派人到太平观去买烧鸡猪下水之类的熟菜。古义宝说已经到了开饭时间,来不及了,都是自己首长,也不会见外。

  后勤处长火了,说这招待费用不着他们农场出,他后勤处拿钱。后勤处长正发着火,值班员吹响了开饭哨。副师长和副政委直接进了饭堂。副师长看了士兵们的饭菜,红烧土豆、炸茄盒、肉片炒芸豆丝、凉拌黄瓜和西红柿鸡蛋汤。他们桌上多一个木樨肉。不用说,看副师长满脸带笑频频不住地点头,便知道他相当满意。副师长问士兵平时伙食是不是也这样,士兵们说中午晚上都是四菜一汤。

  副师长到餐桌前坐下,后勤处长一个劲儿地检讨饭菜太差,是他失职。副师长说又不是你在家里请客,你失什么职。弄得后勤处长饭都没吃好。吃过饭,副师长不休息,让古义宝领他下地。副师长不午休,副政委他们怎好意思睡午觉,他们只好跟着副师长走。古义宝领着他们先看农作物,再看果园,副师长一边看一边把后勤处长说的那些事问古义宝的想法和打算,古义宝就把自己如何向镇上贷款,如何扩种山楂,如何自己学编果筐和下一步的设想,向副师长一一做了汇报。副师长越听越高兴,副政委和后勤处长却越听越难堪。他们最后转到打井工地,士兵们已经上班。副师长在工地对士兵们说,你们干得很好,很有成绩,就这么干下去。

  就这几句话,给了士兵给了古义宝莫大的鼓舞。工地上士兵们干得更加欢实。

  来到苹果园,副师长看苹果树上果实累累,问他打算怎么处理。古义宝说还没有接到团里的指示。副师长问后勤处长是怎么考虑的。后勤处长支吾着说不出意见,说还没向党委汇报。副师长说,你是后勤处长,你得拿方案。后勤处长说,我考虑农副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改善部队生活,每年都给团机关干部发一筐苹果,要是有剩,再送一些给关系单位。副师长说,改善部队生活,可不是你这种改善法,不能部队生产什么就发什么。你给机关发,营连干部发不发?干部发实物,士兵怎么办?农副业生产要有经营观念,要创造经济效益。有了经济积累再全面安排改善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今后不能随便乱发实物,内部优惠可以,但不能发实物。先积累资金,再从全团范围、全体官兵的角度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否则,光顾机关,不顾基层,谁愿意在基层干。

  古义宝这才说,我们做了一些准备,想联系一些外地客户,外地客户收购价比本地一斤贵五分到一角钱。

  副师长说,这才是经营头脑。后勤处长瞪了古义宝一眼,心里骂道,你小子真会见风使舵。

  孙德亮捧着一摞账本找到副师长他们说,首长,证明我不要收回,这些账本就是证据,谁要不信,就让会计来查好了,我要有半句假话,开除党籍,让我复员都可以。

  副师长临走时对副政委他们说,我打算在这里组织一次现场参观,时间定了后再告诉你们,团里不需要做任何准备,也不需要提前通知古义宝让他做什么准备,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让大家来看一看就行,如果我们全师的农场和生产单位都能这样,两年以后,我们师的物质文化生活就会变个样。

  副政委和后勤处长都不住地点头。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