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浩然 |
字数:1779
春天来了。
它披着灿烂的阳光。
它踏着欢腾的波涛。
它穿行在挤满渔船、舢舨的港湾。
它登临了堆积着鱼货、张晒着鱼网的滩头。
滩头上的树木,不论苍老的还是幼嫩的,都被春风染绿了。
绿树下的花草,不管野生的还是栽培的,都让春风吹开了。
西沙的雨量特别丰裕。它把这岛屿上所有植物的叶子都滋润得肥肥的、厚厚的,包含着过多的水份,仿佛稍一挨碰,就要滴下来。
西沙的光照特别充足。它把这岛屿上所有草木的花朵都养育得密密的、艳艳的,呈现着过浓的色彩,好似微一接触,就会印记在衣襟上。
透过莽莽的丛林,越过茵茵的草坪,金色的沙岗上矗立着一根高高的木杆。
木杆顶端悬挂着的一面五星红旗,被春风展开,飘呀,飘呀,好似一团熊熊的火焰在燃烧。
红旗下有一排平顶、白壁的新屋。
门边悬挂着“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的大木牌。
习习的春风,吹进那安着玻璃的小窗。
临窗的木板桌前坐着一个壮实的老人。
他宽肩高个。只有终年在南海惊涛骇浪里奔忙的人,才会有这样两臂丰满的腱子肉。
他短发灰白。只有经常承受西沙独特的风吹日晒的人,才能有这样一张绛紫色的面孔。
他正聚精会神地看图纸:因为怕风吹掀,一角用搪瓷茶杯压着,一角用眼镜盒压着;一只手按着,另一只手捏着一支已经削用得短短的红铅笔。
这是一张自己绘制的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西沙的远景规划图。彩色鲜丽的图纸上边画着西沙辽阔的海域,海域里是块块宝石般的岛屿,岛屿四周是一个连着一个蕴藏富饶的渔场。
他手中的红笔举落,高楼新屋平地起。
他手里的红笔运行,千船万帆齐向前。
他手里的红笔圈点,民兵武装操练忙。
他的笔尖刚从他现在居住的永兴岛[ 永兴岛:原名猫驻岛,属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东部的宣德群岛。]一条直线划到琛航岛,又划到他时时怀念的金银岛;还没来得及细细地描绘,被进来的一个少女打断了。
这个少女,是在祖国南海西沙血与火的革命搏斗中长大的阿宝。
她乌黑粗长的发辫,红润稚嫩的圆脸,明亮有神的大眼睛;花格短袖衫,蓝色肥腿裤,胸襟上佩带着一枚共青团团徽。
她一只手捏着一封信,故意地背在身后,一只手扳着门框;不知是过度兴奋,还是刚刚奔跑的缘故,微微有些气喘地说:“阿爸,你还不去开会呀!”
程亮摘下花镜,看看桌子上的小闹钟,说:“都过午了?时间过得真快!”
阿宝说:“当然快啦。你刚带工作委员会的同志来西沙建机关那年,我才上小学,眼下都念完了初中。”
程亮一面小心地卷着图纸,一面感慨地说:“时间过得快,我们做的事情太少了。”
阿宝说:“我们西沙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以前来过永兴的人,这次转回,都说处处变得不相识了。当初连一个草屋都没有,如今有了机关办公室,还有了新渔村;当初没有一片耕地,如今有了菜田;当初让鬼子汉奸把岛子毁成癞痢头,如今树木成了林……人民群众的力量真强大无比!”
程亮说:“成绩当然要看到,可是比起全国的工农业大跃进,比起党对我们西沙人的要求,那可就差得远啦!”
阿宝同意这样的看法,又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一定能够赶上,一定要赶上去!”她说着,笑了笑,把藏在背后的手伸到程亮面前:“阿爸,我来报告你一个好消息!”
程亮接过信,打开一看,是一张海南岛渔业专科学校的入学通知书。
喜悦的神情,立即显露在他那刻下条条皱纹的脸上。
女儿是西沙渔民中第一代读书识字的人,是第一个中学毕业生,又成了第一个上中专、学渔业捕捞科学的人,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阿宝又说:“我今日看看伙伴,整理整理东西,明日就搭船去海南报到。你还有什么话嘱咐我吗?”
程亮把信交还女儿,把西沙开发建设图小心地装进文件兜里,沉思地朝外走着,又对女儿说:“到了那里,要好好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要珍惜你们这新一代人的美好前途……”
阿宝说:“我晓得。我的美好前途,就是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革命的需要!”
这句话十分有力地打动了程亮的心:“说得对呀,阿宝!没有党的领导、人民的斗争、革命的胜利,我们西沙渔民就没有今天。我们今天胜利了,胜利来之不易呀!要永远地记住,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是决不会甘心在这块土地上失败的!”
阿宝激动地说:“你放心,你放心,我不会忘本的!”
程亮朝女儿点点头:“好哇,好哇。我去开会了,晚上咱们再细谈吧。”
他说着,大步地朝前走去。金沙银沙掺杂的滩头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足印。
阿宝停了一下,忽然想起,应当跟阿爸约个时间,一起去看符海龙,一同谈谈前途大事。她望着阿爸的身影,踩着阿爸的足印,快步地追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