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谢春涛 |
字数:6310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中国**备受关注,尤其是选举领导人的会议更是举世瞩目。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已经在中国的核心决策层工作了五年,但他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份第一次亮相,要对中国对世界讲些什么,有什么施政方略,万众期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11时56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等待多时的中外记者见面。**中央总书记**首先代表十八大秘书处向各位记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说“让大家久等了”,接着介绍了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事,并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感谢全党的信任,表示定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随后,**发表了简短而重要的讲话,传递出丰富的信息。
**指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待,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关于对人民的责任,**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还说,“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十个“更”表达了新一届党中央对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精准概括。
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求中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表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曾说,“中国**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正是这种沉甸甸的对人民的真挚情怀,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搞好社会保障这个基础,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有了明显增强。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11月29日,北京**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前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个展览通过回顾1840年**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在参观中,**总书记发表了讲话,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还说,“经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是新的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标志着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集体追求和工作方向。
中国梦指什么?是谁的梦?如何才能实现?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刚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进行了回应。他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并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就从国家、民族、人民三个维度指出了中国梦的内涵,点出了中国梦是人民的梦的本质特征。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其中,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实现中国梦不会轻轻松松,只靠敲锣打鼓肯定实现不了中国梦。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国梦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中国**如何谋篇布局推动事业前进呢?在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下,中国**形成并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前的表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90年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21世纪初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体现了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五位一体”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性目标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相协调,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十八大召开后,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日益明晰地展示治国理政的大思路和新特点。2014年8月,**总书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要求把握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12月,在江苏考察调研期间,**总书记讲话时在“三个全面”后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首次提出“四个全面”。2015年2月2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就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个“全面”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是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相继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专题研究,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顶层设计。中国**艰苦奋斗按照前述“施工图”,协调推进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总书记对改革格外重视。他第一次出京调研就选择了广东,在深圳调研时专门登上莲花山,给矗立在山顶的**铜像献花。他说,之所以选择到开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来,就是要宣誓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总书记的领导下,**启动了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全面深化改革。为将这次难度极大的改革推行下去,**中央成立了由他亲自担任组长(主任)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3月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负责统筹全面深化改革。截至2020年
12月,共召开40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17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599个重要改革文件,各方面推出2485个改革方案。
这些年来,**中央坚持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既着力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又不失时机强调全面推进、积厚成势。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建构,为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今后,要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再接再厉,锐意进取,推动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战略重点,实现关键突破。为更好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央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新气象。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018年3月被写入宪法,从而成为全党和全国的指导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就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相统一的鲜明特色,有很多原创性贡献。这一思想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金钥匙,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论创新和**十九大高度关注。圣保罗论坛执行书记莫妮卡·瓦伦特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兼顾了经济增长、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对拉美地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俄罗斯《**报》评述**十九大时也指出,“中国经验值得那些希望加速本国发展、保持**的国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