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作者:蘅塘退士 |
字数:14290
【译文】
被群山环绕的旧国都依然矗立在那里,潮水拍打着空城,但是因为寂寞又折回来了。
秦淮河的东面升起了与过去相同的月亮,夜深时从那城上的矮墙那里过来。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在渲染氛围方面极尽其能:寂寥的群山、冰凉的潮水、冷淡的月色,虽然只写了山水明月,但是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旧都的荒凉与没落自然而然地就显示了出来,六朝的繁荣与富贵,一切化为乌有。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国萧条、美好事物一去不返、人生凄凉的感伤之情。
乌衣巷(一)
朱雀桥(二)边野草花(三),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四)百姓家。
【注释】
(一)《乌衣巷》:此为《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描写乌衣巷的今昔转变。乌衣巷,位于今南京市的东南方向,文德桥的南岸。三国时期曾是东吴的禁军驻地,由于禁军的军服为黑色,故称“乌衣巷”。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两大世族均居住于此,其子弟被人称为“乌衣郎”。到了唐朝时期,乌衣巷逐渐沦为废墟,成为民间工艺品的聚集地。
(二)朱雀桥:乌衣巷附近,六朝时期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交通咽喉要道。
(三)野草花:这里指野草开花。
(四)寻常:平常,普通。
【译文】
朱雀桥边的野草开花了,乌衣巷口只能看见夕阳西下。
当年豪门权贵门檐下的燕子,如今已经飞入了普通百姓的家里。
【背景与赏析】
这是诗人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诗人并没有正面写出乌衣巷的变化,而是利用对环境的描写、氛围的烘托以及对景物的描绘来表现出乌衣巷的今非昔比,原本繁盛喧闹的乌衣巷口如今却惨淡寂寥。虽未明写,但读者却能从对景物的描述中感受出诗人对于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这种藏而不露的写法使全诗含有一种含蓄美,读来更是回味无穷。
和乐天《春词》(一)
新妆(二)宜面(三)下朱楼(四),深锁(五)**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六),蜻蜓飞上玉搔头(七)。
【注释】
(一)《和乐天〈春词〉》:这首诗是用来和白居易《春词》一诗的。乐天,即白居易。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二)新妆:刚刚梳妆打扮好。
(三)宜面:指所涂脂粉与脸色非常合适、相宜。
(四)朱楼:红色的楼阁。
(五)深锁:紧紧关闭着。
(六)数花朵:古代闺中的少妇经常做的一种消遣活动,以数花朵的结果(单数或双数)来占卜丈夫的归期,表示女子愁闷而无聊。
(七)玉搔头:玉簪,有时用来搔头,所以也称“玉搔头”。
【译文】
刚刚梳妆打扮好就急忙下了楼阁,**被紧锁在院内,使自己的愁苦充斥于整个院内。
走到中庭用数花朵的方式来排遣烦闷,不知不觉中蜻蜓飞上了头上的玉簪。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愁苦的和诗。诗一开头就点出了女子的心情,这时的她不但不愁反而带有几分喜色,满院的**使她暂时抛开了心中的苦恼。可是到了楼下面对紧锁的庭院,就算**再好也显得寂寞愁闷。无心赏玩的女子只好以数花朵来排遣自己郁闷的心情,这时的她凝神伫立,加上如花的容貌,蜻蜓将其错当为花朵轻轻地飞上了女子头上的玉簪。表现出女子的处境犹如满院的春花,样子再美也无人赏识,只能引来无知的蜻蜓。
蜀先主庙(一)
天下英雄(二)气,千秋尚凛然(三)。
势分三足鼎(四),业复五铢钱(五)。
得相(六)能开国,生儿不象贤(七)。
凄凉蜀故妓(八),来舞魏宫前。
【注释】
(一)《蜀先主庙》:这是诗人在经过蜀先主(刘备)庙时所作的吊古诗,这个庙位于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山上,诗人曾在此任夔州刺史。
(二)天下英雄:根据《蜀志·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三)凛然:肃然的样子,指容易使他人产生敬畏之心的气概。
(四)三足鼎:指刘备创立了蜀汉,与魏、吴一起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势。
(五)五铢钱:汉武帝以来一直使用的钱币,王莽篡位之后便废止不用了。这里用来指代汉室的基业。“复五铢钱”其实就是“复汉”。
(六)相:指诸葛亮。
(七)象贤:指以先人为榜样,学习先人的好样子。《仪礼·士冠礼》:“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东汉郑玄对此曾有注解:“象,法也,为子孙能法先祖之贤,故使之继世也。”
(八)蜀故妓:根据《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记载,公元263年,刘禅降于魏,之后东迁洛阳,被任命为安乐县公。而魏国太尉司马懿在宴会中让曾经是蜀国的女乐来表演歌舞,周围的人见了都为刘禅感到感慨万分,刘禅却一个人在那里“喜笑自若”。
【译文】
先主身上的俯瞰天下的英雄气概,就算经过了千秋万载也依然让人敬畏不已。
与曹操、孙权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势,重新光复汉室基业。
得到了贤相诸葛亮的辅佐而建立了蜀国,但却因不肖的儿子使得蜀国基业再次被葬送。
可怜当年蜀地的歌妓,被迫来到魏宫前翩翩起舞。
【背景与赏析】
在刘禹锡的五律中流传较广的一首就是《蜀先主庙》。首联写得极为精妙,首先,“天下”二字就将整个宇宙囊括在内,而“千秋”二字则贯穿古今,这让整句诗显得大气磅礴,清代纪昀就曾评价这句诗:“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至于“尚凛然”中的“尚”字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先主的敬意,意思就是庙堂中的先主塑像已经如此气势逼人,那先主生前的英雄气概自然就更加不用说了。而颔联则细数了刘备的英雄事迹,这里的“五铢钱”暗喻了刘备想要振兴汉室的雄心。这一联写得极为对仗,可谓浑然天成。颈联则进一步为刘备的功业无法成就而感到叹息。尾联则感叹后主的不肖,有负先主重托,同时也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刘后主会落得国灭身俘的后果不是偶然,表达了诗人对刘备事业消亡的嗟叹。
全诗脉络清晰,颔联承上,颈联启下,措词方面也极为凝练、形象且具有想象力,读来让人感慨万千。
竹枝词(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三)还有晴。
【注释】
(一)竹枝词:巴渝(今重庆市)地区的民歌。歌词主要咏唱当地风物以及男女的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唱歌:一作“踏歌”,唱歌的时候用脚踏地作为节拍。
(三)晴:与“情”字谐音,双关隐语。表面上是说天气,实际上是形容歌声似“无情”又“有情”。
【译文】
江边杨柳青翠江水平静,突然听到情郎在江面上唱歌的声音。
东边明明出着太阳西边却下着雨,说没有晴天却还有晴天。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讲述了一名初恋少女听到江上情郎的歌声而产生的内心活动。第一句的景物描写看似与全诗没有什么关系,其实是诗人运用了触景生情的手法,因为就是这样的景色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第二句随着景物引出歌声,继而再引出少女的情思,也就是第三、四句。这两句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使用了两个巧妙的隐喻,用“东边日出”的“有晴”以及“西边雨”的“无晴”来表现歌声的“有情”还是“无情”。这样的歌声使少女心情忐忑、捉摸不透,但最后一句着重在“有”上,说明少女的情郎对其是有情的。就这样,经过诗人的巧妙安排,少女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被完整地描绘了出来,比同名的民歌更细腻且含蓄,成为历来人们喜欢传诵的佳作之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
巴山楚水(二)凄凉地,二十三年(三)弃置(四)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五),到乡翻似(六)烂柯人(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八)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九),暂凭杯酒长精神(十)。
【注释】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还京途中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遇,白居易赠给刘禹锡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本作则是刘禹锡的答白之作。酬,以诗相答的意思。
(二)巴山楚水:这里泛指贬谪之地。
(三)二十三年:自唐宪宗永贞元年(805年)起刘禹锡就被贬为连州刺史而出京,一直到完成本诗的宝历二年冬,已经过了二十二年,等回到京城时,大概已进入了第二十三个年头。
(四)弃置:抛弃、放弃。
(五)闻笛赋:这里指西晋向秀为怀念友人而作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为不满当时掌权的司马氏而不幸被杀。一次当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时,听到有邻人吹笛,便不胜悲叹,写下了《思旧赋》。在这里是刘禹锡想起当年由于政治改革失败而被杀被贬的王叔文、柳宗元等朋友,抒发自己的怀念之情。
(六)翻似:反而好像。翻,副词,反而。
(七)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上的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之时,看到有两个童子在山里下棋,便停下看棋,等到棋局终了,童子询问王质为何还不离去,王质才立刻惊悟过来,此时手中握着的斧柄已经朽烂。等他回到村中时,才知已经过了百年,同代之人皆已逝去,村中已经无人相识。刘禹锡在这里自比为王质,借这个故事表达自己虽被贬离京只有二十多年,但世事沧桑、岁月流逝,暮年返乡之时人事全非、恍如隔世的怅惘心情。
(八)沉舟、病树:这是诗人的自比。
(九)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
(十)长精神:这里有抖擞精神自我奋进的意思。长,振作、增长。念zhǎng。
【译文】
我被抛弃到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二十三年。
怀念我的故友们时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回到旧地感觉已经无人相识。
沉船的旁边有上千艘帆船驶过,病树的前面却是万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就暂时借这杯美酒来振奋精神吧。
【背景与赏析】
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长期被弃于蛮荒之地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诗的结尾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希望。整首诗寓意深长、内容丰富,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坚强不屈的性格。尤其是诗中的“沉舟”以及“病树”两句,含义深远、颇具哲理,成为广为传诵的佳句。
柳枝词
清(一)江一曲(二)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注释】
(一)清:一作“春”,由于“清”字更能表现出水色的澄碧,因此用“清”字较好。
(二)一曲:一湾的意思。
【译文】
清澈的江畔有无数碧绿的柳条在轻拂江面,二十年前在旧板桥这里发生过一段往事。
曾经与美人在桥上依依惜别,只恨到了今日也没有丝毫的音信或消息。
【背景与赏析】
这首《柳枝词》被明代的杨慎与胡应麟誉为神品。首句描绘出了一幅有着清江碧柳的清丽景象。第二句则点明了过去的某个时间和某个地点,暗示曾在这里有过一段回忆。第三句终于说出了事实,解开了读者的疑惑。而第四句的“恨”字则意味深长,表现出了诗人望穿秋水的愁苦情思。此外,本诗还使用了倒叙的手法,加上首尾的相互呼应,更能引人入胜。全诗语言真挚含蓄,精彩动人,表现出了诗人的艺术匠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以及思想家,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最终任柳州刺史,所以又被称为“柳柳州”。由于与韩愈共同倡导过古文运动,所以二者并称为“韩柳”。而刘禹锡与之并称为“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则与之并称为“王孟韦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江雪
千山(一)鸟飞绝(二),万径(三)人踪灭(四)。
孤舟(五)蓑笠(六)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一)千山:这里为虚写,指所有的山。
(二)鸟飞绝:天空中没有一只鸟。绝,绝迹,没有,无。
(三)万径:虚写,指所有的路。径,小路。
(四)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或踪迹。踪,踪迹。灭,没有,消失。
(五)孤舟:孤零零的小渔船。孤,孤单,孤零零。
(六)蓑笠:蓑衣和斗笠。念suōlì。
【译文】
四周的山上都看不到一只飞鸟的踪影,山中的小路上也找不到一点人的踪迹。
只在江上有一艘孤零零的小船,载着一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翁独自在覆盖了大雪的江面上垂钓。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极为押韵的五言绝句,同时也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受到贬谪的柳宗元因心情极度压抑,便借用描写山水景物以及隐于其中的渔翁来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寄托自己孤傲清高的情感。不带人间烟火气是柳宗元山水诗的特点,这与他一生的境遇以及思想感情的变化不无关系。本诗有一个主题,那就是“雪”,每一句诗都与雪联系在了一起,一般而言,江中应该无雪,但诗人却将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因素用“寒江雪”三字联系在了一起,表现出了渔翁的孤傲清高,同时这也是诗人的情感寄托及写照,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一)宿,晓(二)汲清湘燃楚竹(三)。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四)一声山水绿(五)。
回看天际(六)下中流,岩上无心(七)云相逐。
【注释】
(一)西岩:大约是指永州的西山。
(二)晓:破晓,早晨。
(三)楚竹:湘妃竹,以此来营造超凡绝俗的氛围,前面的“清湘”亦有同样的效果。
(四)欸乃:象声词,一说是橹桨的戛轧声,,一说是人声。唐朝时期流行语——湘中的棹歌有《欸乃曲》(参见元结的《欸乃曲序》),所谓“欸乃一声”其实就是棹歌一声。欸乃,念ǎinǎi。
(五)山水绿:即青山绿水。
(六)天际:下文的“岩上”。
(七)无心:通常是指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译文】
渔翁夜晚宿于靠着西山的地方,早晨起来打水烧柴。
烟雾消散太阳升起却没有看到人,突然听到摇橹之声,原来人已在青山绿水之间了。
船行到中途回头看向天边,只见山岩上的云彩仿佛尾随着渔舟而来。
【背景与赏析】
本诗作于永州,诗人在寄情山水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失意的愤慨,诗人将自己比为渔翁,之后以渔翁的独来独往来表现自己孤芳自赏的情绪,同时也流露出了几分孤寂的情怀。苏东坡对本诗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极为赞赏:“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所以,“奇趣”就是本诗的特色之一。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一)
城上高楼接(二)大荒(三),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四)乱飐(五)芙蓉(六)水。密雨斜侵薜荔(七)墙。
岭树重(八)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九)。
共来百越(十)文身(十一)地,犹自音书滞(十二)一乡!
【注释】
(一)《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适过世,太子李诵(唐顺宗)即位,改年号为永贞,并重用王叔文与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力量的疯狂反扑,“永贞革新”只持续了五个月就遭到了残酷的镇压。在这次镇压当中,王叔文与王伾均因贬斥而死,而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是当时革新派的主要成员,他们也全都因为此事而遭到贬谪,这就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一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刘禹锡、韩晔、韩泰、陈谏等五人才重新奉诏进京。但当他们来到长安时,朝廷却又临时改变主意,竟然把他们分别贬到了更为荒远偏僻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以及连州任刺史一职。而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刚到柳州时所写的。
(二)接:连接。还有一种说法是目光所能接触到的范围。
(三)大荒:泛指偏僻而边远荒凉的地区。
(四)惊风:指狂风。
(五)飐:风吹浪动。念zhǎn。
(六)芙蓉:荷花。
(七)薜荔:一种常绿的蔓生植物,别名为木莲,经常攀援着墙壁而生。薜,念bì。《楚辞·离骚》:“揽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东汉王逸曾对此注解:“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蕊实也。”
(八)重:层层叠叠的意思。
(九)九回肠:指愁肠翻转回环,比喻愁思郁结而难解。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宋代苏轼《题织锦图上回文诗》(其二):“红手素丝千字锦,古人新曲九回肠。”
(十)百越:一作“百粤”,泛指当时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汉代贾谊《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
(十一)文身:即“纹身”,在身上刺上花纹。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通常都有“文身断发”的传统习俗。
(十二)滞:滞留,阻隔。
【译文】
柳州城的城楼连接着边远的荒原,愁绪犹如茫茫的海天一般无边无际。
狂风吹乱了水面上漂浮的荷花,倾盆暴雨斜打着长满薜荔的土墙。
山岭上的树木重重叠叠,遮住了眺望的视线,柳江蜿蜒曲折犹如那百结九转的愁肠。
一同来到那偏远的百越文身之地,如今还是音信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背景与赏析】
这是一首运用了赋比兴手法的抒情诗。而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怀则是在特定的政治斗争的环境下被触发的。
首联诗人感物起兴,将自己的茫茫愁思与辽阔的空间相连接,为之后的描写做出了铺垫。颔联则是诗人对近景的描写,极为细致。而描述暴风骤雨的景象其实就是赋中带有比兴。诗中的芙蓉与薜荔则代表了人格的芳洁与美好。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由此可见,颔联的描写可谓是景中有情、境中有意。到了颈联则由近及远,诗人开始描述远景,联想好友的处境。整一个句子对仗工整,具有“流水对”的特点。尾联表达的意义更深一层,除了关怀好友之外更想到了要如何互通音信,但现实却是无论山路还是水路,全都重叠纡曲,所以,诗人最终只能以“音书滞一乡”来结尾,使得全诗显得极为沉郁,但同时也余味无穷。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祖籍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生于河南新郑,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曾与元稹共同发起过“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及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又移忠州刺史,最后内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官至刑部尚书。晚年长期居住于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去世之后,唐宣宗李忱曾写诗悼念他:“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长恨歌
汉皇(一)重色思倾国(二),御宇(三)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四)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五)粉黛(六)无颜色(七)。
春寒赐浴华清池(八),温泉水滑洗凝脂(九)。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十)时。
云鬓(十一)花颜金步摇(十二),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十三)。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十四)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十五)皆列土(十六),可怜(十七)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十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十九),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二十)鼙鼓(二一)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二二)烟尘生(二三),千乘万骑西南行(二四)。
翠华(二五)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二六)。
六军(二七)不发无奈何,宛转(二八)蛾眉(二九)马前死。
花钿(三十)委地(三一)无人收,翠翘(三二)金雀(三三)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三四)散漫风萧索,云栈(三五)萦纡(三六)登剑阁(三七)。
峨嵋山(三八)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三九)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四十)回龙驭(四一),到此(四二)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四三)芙蓉未央(四四)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四五)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四六)白发新,椒房(四七)阿监(四八)青娥(四九)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五十)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五一)星河(五二)欲曙天(五三)。
鸳鸯瓦(五四)冷霜华(五五)重(五六),翡翠衾(五七)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五八),魂魄(五九)不曾来入梦。
临邛(六十)道士鸿都客(六一),能以精诚(六二)致(六三)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六五)碧落(六六)下黄泉(六七),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六八)起,其中绰约(六九)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七十),雪肤花貌参差(七一)是。
金阙(七二)西厢叩玉扃(七三),转教小玉(七四)报双成(七五)。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七六)里梦魂惊。
揽衣(七七)推枕起徘徊(七八),珠箔(七九)银屏(八十)迤逦(八一)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八二)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八三)泪阑干(八四),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八五)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八六)里恩爱绝,蓬莱宫(八七)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八八)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八九)金钗寄将去(九十)。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九一)黄金合分钿(九二)。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九三),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九四),在地愿为连理枝(九五)。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释】
(一)汉皇:原本是指汉武帝(刘彻),这里是指唐玄宗。唐朝文人创作时常常以汉称唐。
(二)倾国:指美人、美女。《汉书·外戚传》中有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三)御宇:驾驭天下、统治全国。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设朝》:“臣伏愿登庸御宇,早继高位。”
(四)杨家有女: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杨玉环,自幼由其叔父杨玄珪抚养,17岁(开元二十三年)被册封为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22岁时(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命其出宫成为道士,道号太真。27岁(天宝四年)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诗中的“养在深闺人未识”,是诗人避讳帝王的说法。
(五)六宫:后妃的居所。古代皇帝设立六宫,正寝(平日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为一宫,燕寝(休息的地方)为五宫,合称为六宫。《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东汉郑玄对此的注解为:“天子六寝,而六宫在后,六官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内之政也。”
(六)粉黛:原本指女性用的化妆品,这里被用作妇女的代称。
(七)无颜色:指六宫之中的妃嫔与杨贵妃比起来都显得不美了。
(八)华清池:指华清池温泉,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南部的骊山下,开元十一年建于骊山,天宝六年温泉所在宫殿改名为“华清宫”,温泉池也随之改为“华清池”。唐玄宗每年冬季到春季都在此居住。
(九)凝脂:形容皮肤柔滑而**。《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十)承恩泽:指得到皇帝的宠爱。恩泽,皇帝的恩赐。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
(十一)云鬓:形容发美如云,主要指女子。《封神演义》:“玉碎香消实可怜,娇容云鬓尽高悬。”
(十二)步摇:一种首饰。将金银丝屈曲成各种花枝的形状,上面点缀着垂珠一类的珠玉,将其插在发髻上,走路时会随动作而摇动,更显摇曳生姿,故称此名。
(十三)专夜:皇帝只与她一人同宿,形容妃嫔独占宠爱。《礼记·内则》:“五日之御。”东汉郑玄的注解为:“次夫人专夜,则五日也。”
(十四)金屋:这里指杨贵妃的住所。据《汉武故事》中记载:汉武帝年幼时曾对其姑母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阿娇做自己的妻子,就为她造一座纯金的屋子住。
(十五)姊妹弟兄:指杨氏一族。杨贵妃受到册封后,她的父亲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母亲被封为凉国夫人,叔叔擢升为光禄卿,大姐、三姐、八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兄弟杨■、杨锜、杨钊(杨国忠)分别封为鸿胪卿、侍御史、右丞相。
(十六)列土:分封土地,这里指杨家人受到的特殊封赏。
(十七)可怜:可爱,让人羡慕。
(十八)骊宫:建于骊山上的宫殿。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在此饮酒作乐。
(十九)丝竹:指弦乐器与管乐器。
(二十)渔阳:郡县名。天宝元年蓟州改名为渔阳郡。范围包括今北京市的东面平谷县及河北省的蓟县等地。唐朝时期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史安禄山的管辖区域。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天,安禄山就在范阳开始起兵叛乱。
(二一)鼙鼓:古代军队中所用的小鼓。这里用来指代战争。《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颓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
(二二)九重城阙:有九重门的京城。这里指京城长安。
(二三)烟尘生:这里指发生战乱、战祸。
(二四)西南行:天宝十五年(756年)的六月,安禄山攻破潼关,开始逼近长安。杨国忠建议逃往蜀中,于是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人出了延秋门向西南方向逃走。
(二五)翠华:指皇帝的仪仗队中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的旗帜。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唐代李善的注解为:“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二六)百馀里:指到了距离长安有一百多里远的马嵬坡。
(二七)六军:泛指皇帝的禁卫军。《周礼》中认为天子应有“六军”,后来历代的文人便用它来泛指皇帝的直属军队。实际上当时唐朝皇帝只有左、右两组龙武军与左、右两组羽林军,总共是四军。
(二八)宛转:这里形容美人临死之前哀怨而**的样子。
(二九)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用来代指杨贵妃。
(三十)花钿:用各种金翠珠宝制成的花朵形状的首饰。
(三一)委地:被丢弃在地上。《东观汉记·钟离意传》:“显宗时,意为尚书,交趾太守坐赃千金,征还伏法,诏以其赀物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三二)翠翘:犹如翠鸟长尾一样的发饰。翘,翠鸟尾羽上的长毛。
(三三)金雀:鸟雀形状的金钗。
(三四)黄埃:尘土,黄尘。
(三五)云栈:**入云的栈道。宋代李质《艮岳赋》:“险羊肠于九折,升云栈而心惊。”
(三六)萦纡:萦回盘绕,曲折回环。念yíngyū。
(三七)剑阁:地名,也叫剑门关。地处今四川省剑阁县以北七里,处于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
(三八)峨嵋山:一作“峨眉山”。位于今四川省峨眉县境内,唐玄宗来到蜀中并未经过峨眉山,这里只是用其来泛指四川境内的高山。
(三九)行宫:皇帝外出时各地为其准备的临时居所。
(四十)天旋日转:指时局开始好转,比喻国家被颠覆之后又得到了恢复。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派兵收复长安。
(四一)回龙驭:指唐玄宗从蜀中回到长安。龙驭,皇帝专有的车驾。
(四二)此:指杨贵妃自尽的地方。
(四三)太液:池名,指位于长安城东北面大明宫内。汉宫内也有太液池,这里用来借指唐朝的池苑。
(四四)未央:宫殿名,位于长安县的西北面。汉朝也有未央宫,这里用来借指唐朝长安的宫殿。
(四五)西宫南内:皇宫之内通常被称为大内。西宫即大内西面的太极宫,南内则为大内南面的兴庆宫。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刚开始居于南内。上元元年(760年),权宦李辅国假借肃宗的名义,不让玄宗过问天下大事,并胁迫其迁往西内,之后又流贬了玄宗亲信陈玄礼、高力士等人。
(四六)梨园弟子:指安史之乱以前唐玄宗训练的乐工和舞女。梨园,唐玄宗时期宫中用来教习音乐的机构,曾经选拔了“坐部伎”三百人教练其歌舞,随时可以应诏表演,号称“皇帝梨园弟子”。唐代王昌龄《殿前曲》(其二):“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四七)椒房:宫殿的名称,通常为皇后的居所。居所内以花椒和泥来抹墙涂壁,使得室内温暖而芳香,名字也得于此。《汉书·车千秋传》:“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唐代颜师古对此的注解是:“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
(四八)阿监:这里指宫中的太监。清代顾春《烛影摇红·听梨园太监陈进朝弹琴》:“白头阿监抱琴来,未语眉先蹙。”
(四九)青娥:特指年轻貌美的宫女。
(五十)孤灯挑尽:古代以灯草为引来点亮油灯,每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往前挑一挑,让其能燃烧得更明亮。挑尽,指灯草快要燃尽,形容夜已深。
(五一)耿耿:形容明亮。谢朓《夜发新林至京邑》:“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五二)星河:指银河。
(五三)欲曙天:天快要亮的时候。
(五四)鸳鸯瓦:一种瓦片的名字。屋顶上俯仰相对、一俯一仰合在一起的瓦片。
(五五)霜华:霜花。
(五六)重:指霜层较厚。
(五七)翡翠衾:被套上绣有翡翠鸟的被子。
(五八)经年:一年又一年,年复一年。
(五九)魂魄:指杨贵妃的亡魂。
(六十)临邛:今四川省的邛崃县。邛,念qióng。
(六一)鸿都客:一说这位四川方士曾到过洛阳,还有一说是这位来洛阳为客。鸿都,东汉都城洛阳北宫门的名字,这里用来指代长安。
(六二)精诚:诚恳、至诚。《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六三)致:招来、唤来。
(**)排空驭气:指腾云驾雾。排空,冲向高空,升到天空中。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六五)穷:穷尽、找遍的意思。
(六六)碧落:指天空、天上。
(六七)黄泉:指地下。
(六八)五云:指具有五彩之色(通常为青、白、赤、黑、黄五色)的云,五色云,古代经常以此来占卜吉凶。《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东汉郑玄曾注引汉代郑司农的说法解释:“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
(六九)绰约:美好的样子,形容体态轻盈柔美。
(七十)太真:杨玉环作为道士时的道号。
(七一)参差:差不多,仿佛,好像。
(七二)金阙:用黄金来装饰的宫殿楼阁。
(七三)玉扃:玉石做的门闩、门环。这里用来指门扇。扃,念jiōng。
(七四)小玉:诗人在《霓裳羽衣舞歌》中自注:“吴王夫差女小玉。”这里借指杨贵妃在仙山上婢女的名称。
(七五)双成:原本姓董。《汉武帝内传》:“西王母命玉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这里借指杨贵妃在仙山上婢女的名称。
(七六)九华帐:刺绣华美的帐帷。
(七七)揽衣:披上衣服。
(七八)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
(七九)珠箔:也就是珠帘。汉武帝在建造神室时曾经用珠串编为帘子。
(八十)银屏:这里指以银为装饰的屏风。
(八一)迤逦:连续不断、接连不断,形容曲折连绵的样子。南朝齐谢朓《治宅》:“迢递南川阳,迤逦西山足。”
(八二)袂:袖子、衣袖。
(八三)寂寞:形容神色凄楚而暗淡。
(八四)阑干:一说指流泪的样子;还有一说是指眼眶,《韵会》:“眼眶亦谓之阑干。”
(八五)凝睇:凝视、注目。
(八六)昭阳殿:汉代宫殿名,赵飞燕曾居住过的寝宫,这里借指杨贵妃居住过的宫殿。
(八七)蓬莱宫:传说有神仙居住的海上仙山的宫殿。这里用来指杨贵妃所居住的仙境。
(八八)人寰:人世、人间。
(八九)钿合:镶嵌着金花的盒子。
(九十)寄将去:托请道士带回去(给唐玄宗)。
(九一)擘:分开。念bò。
(九二)合分钿:镶嵌着金属花的盒子分为两半,各得一半。
(九三)长生殿:骊山华清宫内的大殿。《唐会要》:“华清宫,天宝元年十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据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中曾说:“长生殿七夕私誓之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原因为“玄宗临幸温汤必在冬季、春初寒冷之时节。今详检两唐书玄宗记无一次于夏日炎暑时幸骊山。”
(九四)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名,据说每只鸟只有一翼一目,必须要雌雄并在一起才能飞起来。古代常用此来比喻情侣之间相互扶持、永不分离。
(九五)连理枝:两棵不同根的树的枝干连在了一起,被称为连理。古代常用此比喻情侣相爱而永不分离。
【译文】
汉家的皇帝看重倾国倾城的相貌,希望能找一位这样的绝代佳人,只可惜一统天下这么多年都没办法找到。
杨氏一族有一位刚刚长成少女的女孩,一直养在深闺中无人见过她的相貌。
天生丽质的人是很难被埋没的,终有一日被选送到了皇上的身边。
美人只要回眸一笑,百般的娇媚顿时显现出来,这让六宫之中的其他女子全都失去了光彩。
初春寒冷时被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顺温润,洗濯着她如羊脂玉一般的肌肤。
婢女扶着娇软无力的美人出浴,正是刚开始享受君王宠爱的时候。
如云美发如花容颜伴随着摇曳多姿的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内正适合度春宵。
只可惜春宵短暂日上三竿才起身,从此以后君王不再起早上朝。
享受皇帝的恩宠,宴席上服侍皇帝而没有空闲的时间,春日陪同春游,到了夜晚君王也只与她同眠。
后宫美人虽有三千人,但君王对三千人的宠爱全都集中在了她一人身上。
夜晚在华丽的寝宫打扮好之后去服侍君王,玉楼中的宴会上,醉酒的她醉态中含着春情。
兄弟姐妹都因为她得到了特别的分封赏赐,因为她使得家族门楣光耀。
这让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认为生男孩还不如生个女孩。
骊山上的宫殿**入云,美妙的乐曲随风飘荡处处可以听见。
宫殿里徐缓的歌声轻慢的舞蹈和着琴声与箫声,不管看多少次君王总也看不厌。
渔阳响起了震地的战鼓声,打断了霓裳羽衣曲。
皇室的宫门前出现了滚滚烟尘,皇帝带着众多将士往西南离开。
一路上皇家的仪仗队走走停停,在离京城一百余里的地方停住不前了。
对于不肯前进的军队君王也没有办法,只能让美人凄凉地死于自己的马前。
掉在地上的金花饰物无人去捡,掉落在地的还有头上的翡翠翘、金雀钗、玉搔头。
君王掩面痛哭却无法去救,再回首时血与泪混合在一起流了下来。
大风狂吹黄尘滚滚显得格外萧索,蜀山里的栈道蜿蜒盘桓直至剑阁。
峨眉山下没有多少行人,旗帜已经失去原有的光彩,夕阳还是如此淡薄。
蜀地的江水如此碧绿蜀山如此苍翠,君王依然日夜思念情思难断。
在行宫中看到月色也让人备感伤心,晚间听到雨水打到铃铛上的声音让人更觉断肠。
终于乾坤逆转圣驾得以再次回到京城,来到美人命绝之处始终踟蹰着不肯离去。
马嵬坡下的泥土当中,已经看不到她当年徒然死去的容颜了。
君臣相互对视终于都泪洒衣襟,向东望着都城的城门终于驾马归城。
回到宫中看着那些宫苑园林依然如故,太液池的芙蓉和未央宫的杨柳还是如此娇媚。
芙蓉花犹如她的脸、柳叶犹如她的眉,面对这些景物怎么可能不落泪呢。
春风习习正是桃李开花的日子,秋雨簌簌正是梧桐落叶之时。
太上皇居住的西宫与南内,秋草茂盛无人打理,台阶上满是红色的霜叶也无人扫除。
梨园的弟子头上开始长出白发,椒房曾经年轻貌美的女官与宫女容颜也逐渐变老。
夜晚萤火虫飞过宫殿时,太上皇开始默默回忆,灯草燃尽也无心睡眠。
夜晚如此漫长,晨起的钟鼓迟迟才敲响,快要天亮时天空中还能看到明亮的银河。
屋顶的鸳鸯瓦上覆盖着厚厚的霜花,绣着翡翠鸟的被子如此冰冷谁能与我共拥。
生离死别已经过去许多年了,却不曾看到你的魂魄进入我的梦中。
临邛的道士来到京城作客,他能凭借自己的至诚之心招来魂魄。
因为太上皇辗转相思的深情令人感动,他命道士为他寻觅她的灵魂。
道士腾云驾雾如闪电一般飞行,天上地下都找了个遍。
甚至上到九天下到黄泉,都茫茫无迹看不到她的踪影。
突然听说海上有座仙山,一直虚无缥缈、若隐若现。
来到那里之间仙山上楼阁精致,周围环绕着五彩之云,当中能看到许多美妙的仙子。
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肤胜雪容貌似花仿佛就是要找之人。
来到仙宫叩响玉门,请求侍女小玉通报给侍女双成。
听说是汉家天子派来的使者,她从九华帐中惊醒过来。
披上衣服推开枕头起身在屋内徘徊不前,珠帘与银色的屏风陆续打开。
发髻微微半偏刚刚才睡醒,还没有整理好花冠便走下堂来,
微风吹着她的仙衣衣袖飘然起舞,与当年的《霓裳羽衣舞》极为相似。
如玉的面容神色黯然,两行清泪落了下来,就好像春天里一枝带着春雨的梨花。
含情脉脉地感谢君王的恩情,生死相别之后难以再见,音信渺茫。
昭阳殿中的恩爱从此断绝,蓬莱宫中的度过的日月开始漫长。
回首看着下面的人间,只看见层层的云雾却看不到长安。
只能用往日的旧物来表达我的深情,请道长将钿盒金钗这两样东西带给他。
钿盒与金钗分为两半,一人收藏一半。
只要我们的心犹如金钿那样坚牢,分居天上人间的我们一定还会相见。
临别之时托道士寄语于君王并再三嘱咐,词中有两个人才知道的誓言。
当年七月七日在长生殿,半夜无人之时我俩窃窃私语并对天立誓。
在天我们愿作比翼齐飞的鸟儿,在地我们愿为枝蔓相连永不分离的树木。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有结束的时候,只有这生死相隔的遗恨永远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