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拾珠:黑母鸡一窝儿

作者:刘心武 | 字数:1924
  黑母鸡一窝儿

  邢夫人跟王熙凤之间的矛盾,不是一般的婆媳矛盾。一般的婆媳,是生活在同一空间中,互相合不来,或者婆婆专挑媳妇毛病,形成一组矛盾,酿成纠纷,甚至造成悲剧。邢夫人和王熙凤的婆媳矛盾,是非常个案的,在封建社会里,也是很特殊的。

  读《红楼梦》,一定要注意到,虽然书里设定荣国府老祖宗贾母的大儿子是贾赦,贾母丈夫贾代善死后,由贾赦接续着袭爵,爵位递降,不再是公候级,是一等将军,但这爵位也很不错,按道理,这个袭了爵位的大儿子,应该住在荣国府里,跟贾母生活在一起,恪守孝道,以尽人子之责,但是,书里写得很奇怪,就是这个接替父亲袭了爵位的长子贾赦,他却并不住在荣国府里,不是跟贾母生活在一个院宇里,他另住在一个跟荣国府隔开的黑油大门的院落里,双方来往,要先出各自院门,坐车走一段路,再进另一院门,实在出人意料。更出人意料的是,贾母的二儿子贾政,他并无爵位,只不过由皇帝恩赐了一个不算很高的官职,夫妻二人却住进了荣国府大宅门中轴线上的正房里,俨然成了荣国府的一号主人。

  更有意思的是,按那个时代的伦常秩序,贾赦的儿子贾琏和他的媳妇王熙凤,应该是跟父母住在那个黑油门宅院里,尽孝道照顾父母的,但是,书里写的,却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贾赦、邢夫人住的那个黑油门大院里,并没有成年的儿子及其儿媳妇跟他们一起生活,书里称贾琏是二爷,但书里并没有一个比贾琏大的儿子守在贾赦夫妇身边,倒是出现过贾赦另一儿子贾琮,但那贾琮被描写成黑眉乌嘴,年纪和荣国府的贾环差不多大,显然还不足以在那黑油门宅院里当家理事、服侍父母。

  书里写到,王熙凤是荣国府一号夫人王夫人的内侄女儿,名义上,是贾政请贾琏到荣国府来理事,实质上,是王夫人把王熙凤叫来到荣国府拿权。贾琏和王熙凤两口子,平时就住在荣国府的一所“院中院”里。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他是完全虚构,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虚构?我的看法是,他写这部小说,当然有虚构成分,但跟那种完全虚构的作品不同,他是有生活原型的,他在这部作品是有自传性、自叙性和家族史特点的。

  在真实的生活里,贾母的原型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夫人、苏州织造李煦的妹妹,她的丈夫曹寅和儿子曹颙相继病死后,康熙皇帝做主,由李煦挑选出曹寅的侄子曹,过继到曹寅名下,成为她的儿子,贾政的原型,就是曹,而贾赦的原型呢,应该是曹的一个哥哥,他并没有一起过继给贾母,这生活里的特殊情况折射到小说里,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文本现象。

  把这些情况弄清楚了,就不难理解书里所写到的,邢夫人跟王熙凤之间的婆媳矛盾了。按书里设定的人物关系,王熙凤应该把贾赦邢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是,情节中的具体表现,却是王熙凤和王夫人、薛姨妈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完全把黑油大门里的贾赦邢夫人等人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这当然就首先引出了邢夫人的强烈不满。

  邢夫人虽说是贾赦的填房夫人,贾琏、贾迎春、贾琮都非她所生,但既然贾赦娶她为正妻了,子女们就该把她当母亲孝顺,可是,王熙凤对她怎么样呢,表面敷衍,实际上根本不放在眼里。书里几次写邢夫人对王熙凤的不满,还写到她们的正面冲突。其中有一次是通过贾琏的仆人兴儿,跟尤二姐、尤三姐说出来的:“如今连他正经婆婆太太都嫌了他,说他‘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雀儿拣着旺处飞”好懂,因为贾氏家族的老祖宗贾母在荣国府里,人虽老了,威严还在,家底儿十分雄厚,王熙凤笼络住了贾母,自然会得到好处。“黑母鸡一窝儿”是什么意思呢?现代人理解起来,就费思量了。

  “黑母鸡一窝儿”,是与“雀儿拣着旺处飞”相对应的一句话。雀儿忘本求旺,被认为是一种恶习。黑母鸡呢,比之于白母鸡、芦花鸡,形象不雅,遭人歧视,但是,黑母鸡却抱团儿,互相不离不弃,这被认为是一种美德。邢夫人的意思,就是你王熙凤不该去讨老祖宗的好,以谋取你娘家那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你本是我们黑油大门这个宅院里的媳妇,即使如今我们这一房的局面比不了荣国府那一房的局面,没那么红火,你也应该跟自己婆家这边抱团儿,为这边谋利益啊,现在倒去为你娘家算计去了,你这不是瞎张罗、胡乱闹吗?

  现代人说话,即使农村里的老年妇女们,也很少有使用“黑母鸡一窝儿”的语汇了。现在更讲究吃乌鸡,乌鸡从里到外全黑,市场价格比一般鸡贵,而且现在养鸡的方式也改进了,“黑母鸡一窝儿”的景象越来越少,社会风貌、价值观念都变了,人们说话的语境今非昔比了,“雀儿拣着旺处飞”的俚语还时常出之人口,但往往已经不是一句贬语,而是可以“励志”的“座右铭”了,“黑母鸡一窝儿”则几乎绝迹于人口,渐成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语了。

  不过,当我们今天从《红楼梦》里读到“雀儿拣着旺处飞”和“黑母鸡一窝儿”两句“对比式”俚语时,还是无妨在默默的体味中,微微一笑。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