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八十回后的诗词
作者:刘心武 |
字数:1648
八十回后的诗词
前八十回里,曹雪芹代书中人物写了许多诗,给读者以口角噙香、心窝漾酒的审美愉悦。有朋友一听说我从八十回后续《红楼梦》,就问我在续书里究竟写了多少诗?及至拿到拙续,粗略一翻,就嫌诗少。
曹雪芹是大体上写完了《红楼梦》的。从现存古抄本状况上看,可知曹雪芹往往是先写出叙述性文字,然后再往里补充诗词。第二十二回的灯谜诗,他还没写全,现在大家从一百二十回通行本里所看到的“全貌”,应该是后来由别人补上的。第七十五回脂砚斋明确记载着:“缺中秋诗,俟雪芹。”那一回里缺宝玉、贾环、贾兰各一首吟中秋的诗,从回目“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上去估计,其中一首诗还要成为“佳谶”,就是埋伏下一个好的预言,这是特别值得推敲的,故事发展到那个阶段贾氏家族已经危机四伏,大限渐近,怎么还会“新词成佳谶”?写诗的三个人里,宝玉最后会“悬崖撒手”,贾兰会爵禄高登而遭丧母之痛,他们的命运在前面的文字里已经预言得很明确,似乎用不着再在这回里通过一首诗来暗示,何况出家与丧母也绝非“佳况”,那么,难道是贾环的诗里有关于他最后反而得意的“佳谶”?这回里写贾赦看了贾环的诗以后立即表态,读来十分古怪:“这诗据我看甚是有气骨……不失咱们侯门气派……以后就这样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按书里前面交代,贾政并未袭爵,荣国府袭爵的是贾赦,头衔是一等将军,贾赦如果死了,皇帝还让荣国府后代袭爵,首先应该轮到贾琏,贾琏还有一个亲弟弟贾琮,即使那时候皇帝要让贾政的后代来袭,也应该是宝玉占先,怎么贾赦会拍着贾环的头将那“佳谶”明确表达为“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可见这不是废文赘语,应该是一个远伏笔,贾环在遥远的将来竟果然能获得“世袭前程”,我在续书第一百零七回里照应了一笔,盼细心的读者能够注意。
有我热心的粉丝(他们自称“柳丝”)做了一个统计,告诉我说,她查了高鹗四十回续书的诗词韵语,包括第八十七回里薛宝钗信函最后的骚体感叹,黛玉抚琴时的歌咏,凡一顿就算一句,以及“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等引用前人的句子,统统加起来,共106句,平均每回2.65句。而我续书里的诗词曲和联语等共145句,平均每回约5.2句,远比高鹗为多。高续真正的诗只有四首,计薛蝌、宝玉、贾环、贾兰各一首。她的意思是为我辩护:为什么高续长达四十回而诗歌很少一些读者能够容忍,而刘续只二十八回却有超过高续的诗句,却被挑剔?
其实我的续书里也有些诗和曲是借用前人的,不过我自己写的也有百句以上。我无从判断曹雪芹已写完而又迷失的后二十八回里究竟有多少诗词歌赋,但我写出来的,皆是根据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设下伏笔,或脂砚斋在批语里明确提到的。第六十四回,黛玉有五首《五美吟》,脂砚斋有批语:“《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按我的理解,能跟黛玉抗衡的诗人,宝钗要排第一,而黛玉仙遁后,宝钗嫁了宝玉,她总不忘劝宝玉读圣贤书去参加科举谋求功名,“借词含讽谏”,终于逼得宝玉离家出走去当和尚,宝玉隐遁后,宝钗陷于大苦闷,遂以十个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或前人创造出的人物,写成十首《十独吟》,来抒发自己的郁闷,并通过诗句期盼宝玉终于会回归。我在续书第九十二回“霰宝玉晨往五台山雪宝钗夜成十独吟”里完成了与前面第六十四回的“对照”。第七十回是大观园众诗友分填柳絮词,曹雪芹故意写成宝玉拈了《蝶恋花》的词牌却未能交卷,这应该又是一个伏笔。八十回后宝玉一定会填一阙《蝶恋花》,金陵十二钗里谁和蝴蝶有关系?滴翠亭宝钗扑蝶是人们印象都深的,故此我在续书第九十四回里,写甄宝玉送回贾宝玉后,贾宝玉面临宝钗的死亡,百感交集,遂填成《蝶恋花》。《红楼梦》开篇后书里人物贾雨村写了一首中秋诗,脂砚斋因为看全了曹雪芹的文稿,就批道:“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就是说全书最后一首人物咏的诗,也应该是中秋诗。我据此提示,寻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在续书第一百零六回安排了宝玉和湘云的中秋联句共二十二韵。在第一百零八回里我还拟了19句《莲花落》,但那不是诗而是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