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献给少年读者阅读 《红楼梦》的十个锦囊5

作者:刘心武 | 字数:2827
  【第五个锦囊】扑蝶·葬花·醉卧·穿花

  ——书里最美好的人和事

  前面讲的这个锦囊,就是让你能从书中检索出那些美丽的群像大场面,感受群体的美。那么这一讲呢,要讲具体个别人物的美的行为,让你懂得他们生命的美,行为的美。这一讲要讲四个人物的美丽瞬间——扑蝶,葬花,醉卧,穿花。

  扑蝶,同学们马上笑了,你知道是薛宝钗,薛宝钗在书里面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她平时是很端庄的,她是说话做事都不逾矩的。但是在大观园里面,她毕竟是一个少女,有一天她看见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前面飞动,她就忍不住从袖子里面抽出了扇子,可见是一把折扇,如果是一把团扇很难放在袖子里。那么她就抽出这把扇子打开去追逐蝴蝶,去扑这只蝴蝶,这个画面就叫作“宝钗扑蝶”,是书里非常重要的一段情节。

  书里写薛宝钗扑蝶这段非常有意思,一下子没扑着,还想扑,蝴蝶呢,就扇动翅膀往前飞。在这个情节当中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建筑叫滴翠亭,一座曲折的小桥通到建筑在湖中央的亭子。滴翠亭有什么特点呢?四面都有窗户,这个窗户是可以推开、关上的,那么她追这只蝴蝶,蝴蝶就往桥那儿飞,追到桥上蝴蝶又往亭子那儿飞,她就追到亭子那儿去。没追上,她想放弃,这时候突然听到亭子里面有两个小丫头在说话,说的是一些隐秘的事情,是一些私房话,薛宝钗没有偷听的意思,但是扑蝶扑到那儿了,不听也得听,就听见了,很难为情,听见说私房话不合适,那怎么办呢?而且亭子里面两个丫头有这样的对话,咱们在这儿说话,要是有人在窗外听见了多不好啊,咱们赶紧把窗户都打开吧!

  薛宝钗是一个很有心机的女子,她虽然是贵族小姐,平时端庄宁静、蔼然可亲,但是关键时刻她很有应变能力,她把脚一跺,说“颦儿你往哪里跑”,“颦儿”是她给林黛玉取的一个外号,她就用这个办法来掩饰自己听到了亭子里面两个丫头说私房话。那么正在这个时候,那两个丫头果然把亭子的窗户打开了,看见她了,她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走进亭子,说你们把颦儿藏起来了,把林姑娘藏起来了,故意在里面找一圈,又说可能是到那边山洞里面去了,被蛇咬也就罢了,她就从亭子那边的桥又上岸了。

  这一段情节很重要,第一它描写了一个贵族小姐扑蝶的场面,第二它对塑造薛宝钗这个人物,突显她的性格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她既聪明美丽,又很有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当然这个里面有一点不对,因为不管怎么说,你别让两个丫头认为是林黛玉先到窗户外头听见她们的话,是不是?所以历来有一些读者认为她这样做不合适,会造成两个丫头对林黛玉产生恶感,但是从书里写的情节发展来说,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恐怕她不是故意要去栽赃林黛玉,诬陷林黛玉。它写了人在紧迫情况下没有办法的一种应付手段。

  那么这是里面的一个人,一个行为,就是宝钗扑蝶,一个美丽的画面。

  下面紧跟着我要告诉你,是一个千古以来,当然“千古”有点夸张,因为《红楼梦》到现在也就两百多年,就是在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铭心刻骨的记忆,就是《红楼梦》里面的一个场面——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怎么回事,上一讲不是讲了,春天百花谢落,花瓣落了满地,甚至落到水里面去,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黛玉葬花是一个连贯性的行为艺术。行为艺术,这种艺术方式,在西方,在我们国家以外,是20世纪后半叶才出现的,它不是说简单地画一幅画,或做一个雕塑,它是用行为来表达一种艺术创造。举一个例子,有一些西方人爬到一座山上去,这座山比如说海拔五百米,他们有十二个人,就一个人趴着,再一个人趴着,最后一个人趴着,使这个山海拔人为地增高了一米,由别人把这个拍下来,叫作让山长高一米,拍完之后大家散去。行为艺术是一种时间艺术,过了以后就没有了。那么西方人就很得意,说你看我们西方艺术多发达,我们有行为艺术。其实,中国在两百多年前的《红楼梦》里面就有行为艺术。

  林黛玉葬花就是行为艺术,怎么个行为艺术?第一她有特殊的行头,她有道具的,林黛玉扛着一个花锄,花锄头挂着一个花囊,可以装花瓣的,手里拿着一个花帚,把花瓣扫到花囊要有一个帚,同学你怎么想象的?林黛玉在书里是一个贵族小姐,身体很弱,老有病,扛着的能是一个那种刨地的大锄头吗?她扛得起来吗?你都扛不起来。能是一把环卫工人扫地的大笤帚吗?也不可能。她是精心制作了一种行为艺术的道具,从一些电影电视剧或绘画还原可以知道,她那个花锄,是细细的竹竿,前面薄薄的一个代表锄头的薄片,它很轻,她的身体能够扛得住。花囊,林黛玉会针线活,自己就可以缝一个,象征性的一个装花瓣的刺绣的小口袋,挂在这个花锄上。花帚那就讲究了,它可能是用一个细细的竹竿,下面什么啊,绑扎了什么啊,是现在用的笤帚吗?不是,是一些禽鸟的羽毛,优美不优美?把它扎在底下算是一个扫花的笤帚。而且林黛玉这个行为艺术是有声艺术,不是无声艺术,刚才我举那个让山长高一米,那是一个无声艺术,没有声音的,林黛玉是有声艺术,她事先就做好了一首诗,葬花词,她一边扛着花锄,花锄上挂着花囊,一手拿着秀气的花帚,一边朝着葬花的地点走去,一边吟唱一首自己创作的葬花词,优美不优美,这是《红楼梦》里面一个登峰造极的优美的人、优美的事、优美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

  后来又出现了另外一个优美的画面,另外一个贵族小姐就是史湘云。史湘云的性格跟薛宝钗、林黛玉都不一样,薛宝钗比较文静端庄,轻易不发火;林黛**弱多病,有时候小性子说点儿尖酸刻薄的话。史湘云是大说大笑的,像男孩子一样的性格。那么就写史湘云和其他的一些大观园的姊妹们过生日,给人庆生,她喝酒划拳,喝醉了以后,就找了一处阴凉地,一块山石后面有一个石头的长凳,她用自己非常好的纺织品叫鲛绡帕,大手帕,包了一些芍药花当枕头,就在那个石凳上睡着了,风吹芍药花落了她一身,也是书中一个非常美的场景。她虽然不是像林黛玉那样有计划地去做一个行为艺术,她是醉卧,醉了以后不自觉的,但也等于是一个行为艺术,很美好,成为现代很多画家画不尽的题材。

  那么前面讲的这个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湘云醉卧,你可能都很熟悉,还有一个场景你可能忽略了,也可能注意到了,谁啊?做什么事啊?就是贾迎春。贾迎春在书里面是一个很懦弱的女性,谁都能欺负她,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一个很可怜的生命存在。但是书里写秋天,大家聚在一起,吃螃蟹,赏**,然后她们的诗社就决定来一次咏**的诗会,在准备写诗之前,先让大家静下来构思,就写了不同的小姐有不同的状态,有一笔写贾迎春在干吗呢?贾迎春独在花阴下,用花针串茉莉花。花针是那个时代的贵族妇女会用的一种,一般是象牙做的比较粗的针,针鼻也比较大。当时茉莉花已经开放了,她摘了很多茉莉花,把它们一朵一朵地串起来,串的少一点可以做茉莉花的手链,多一点可以做茉莉花的项链。一个懦弱的女孩子,老被人欺负、被人漠视,但是她也尊重自己的生命存在。

  所以读《红楼梦》我给你一个新的锦囊,要懂得捕捉这些人的艺术行为,生活诗意,这种美丽的画面和美丽的行为。那么除了我举出这四个人四个行为以外,别人还有没有呢?有的,希望你回去以后好好准备准备,看看能不能再举出几个来。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